我十分佩服一位朋友,他有一個八人的大家庭,每一天除了上班外他便負責照顧整個家庭的起居飲食,即使工作十分繁忙,他亦不會也不願意為了工作而把家庭放在一旁。
他有一個十分令人敬佩的生活方式:他拒絕讓家人吃街外的食物。即使是忙得要命的日子,他也堅持自己煮飯,這樣做的原因一來是能省回一些多餘的開支(有時在外吃飯的支出更多,雖然飯後不用清理),二來街外的食物一般都不太健康,在烹調的過程中往往加入味精或多油,如果自己煮則能自行控制這些食材。
為了定人的健康著想,也為了能好好控制開支(畢竟是一個大家庭),他盡責地把很多時間都投放在家庭之上。那麼三作呢?還未說他的公司最近因為工作系統的更換而不停出現他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令他要花上額外的時間工作。結果,他犧牲了自己僅餘的休息時間(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工作已佔了一半時間,還要抽時間在家庭之上,還有多少作為休息,你能想像得到的)。
這份盡責與犧牲可能得到別人的欣賞和體諒,但這樣做的工作效率和結果是否理想?答案並不樂觀。他並對我說出他的想法,與及上司的反應,我聽後只覺得他還有更多要做。
簡單來說,他把私人生活上得盡責的態度都放在工作上。這沒有什麼問題,而且某程度上我覺得這是一個正確且必須要有的態度。問題就在於這種態度必須建基於在足夠時間的前提上,不然在缺乏時間的情況下,一個人想盡責也盡責不了,只會令工作達不到別人的期望值。
何解?舉例說,在一場球賽上,球員都盡責地比賽,在努力地進攻之餘,也盡力防守。如果在比賽之初,有足夠時間和體力之餘壓力也不大,這樣做總能掙取到好表現。但是,當比賽到了尾聲,球員的體力所剩無幾,比賽時間也只剩下數分鐘,在無形的壓力底下,球員不能繼續比賽初期的攻守兼備,而要作出選擇:究竟是把體力留在進攻之上還是防守之上?
一般來說,這應該是教練決定的:教練會根據當時的比賽情況來決定究竟要守一分,還是多取一分?球員當然能有自己的判斷,但現實世界不是漫畫世界,不會總是出現某球員看穿了比賽的後續發展而與教練的決定起衝突的情況,他們也應該會乖乖地聽從教練的指揮。
換句話說,在條件限制的情況下,盡責並不會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因為這樣的情況下工作永遠不可能做得好做得理想,如果仍然堅持做好所有工作的話,要麼出錯,要麼身體受不了,整個人倒了下來。
那應怎樣做?上面所說的教練這個角色是一個關鍵。我們必須要讓上司/老闆(即是教練的角色)好好了解工作如何受制於有限的條件,然後由他們為我們作出選擇。我們跟著他們的決定而非自行決定先做什麼,因為最終我們要取悅的不是其他人,而是我們的上司/老闆。跟從他們的優先順序來工作總不會有害,他們還會在事情出現突發狀況的時後支持你(當然,如果他們本身就是衰人,那說什麼也是多餘的)。
說到這裡,我一時感觸地想,我們每一個人終其一生也彷彿被無數事情和責任所綑綁著,沒有一刻是能放鬆的。說得好聽一點,那是一個充滿挑戰、不會沉悶的一生,但你和我也知道,這種樂觀的想法不能維持一生。究竟是哪裡出現問題呢?
無論如何,以上只是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也不要忘了subscribe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