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零八):老闆之道

公司一年一年的活動之一,便是聚集各國的團隊成員一起,互相理解各自的機遇與挑之外,還藉此好好地聚首一堂。

雖說是同一團隊,由於平時工作太忙,加上負責的地區碼不同,平時難以有交流。因此,我可以說當見面之時,我的表情就像是望著陌生人一樣,不太熱情,也不太主動。
整個團隊的老闆理所當然要說數句話。可是,萬萬想不到,他在開始他那演說之前,他們為我們各人進行破冰。
什麼意思?首先,什麼是破冰?就是泛指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在見面時自我介紹一下,讓對方稍微認識自己,藉以打開話匣子。理論上,在這種中型的聚會裡,主持人要麼會叫各位起身自我介紹一下,要麼就安排自由時間,讓一眾互不認識的人把握機會交換卡片。
令我驚訝的是,我的老闆竟然親自進行這場破冰,換句話說,他向在場人士逐一介紹團隊成員。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十分魯莽的行為,因為如果要介紹某個人,你必須要先認識那個人,至少要知道那人的姓名和一些背景資料或者性格,而我相信這種了解絕對不會是一位老闆首要要做的事情。但是,他做了,而且做到了,令我當場感到佩服。
首先,團隊成員來自五湖四海,有些英文名不是英文併音,或者是不常見的英文,那麼要記住它們的發音總有一定的困難。(我有一位同事,與我直接/間接共事三個月後也叫錯了我的英文名。先不論他有沒有放我在眼內,牢記姓名這種事對一些人來說實在是吃力的事。)
另外,老闆更要了解不同同事的背景,要麼是工作態度,要麼是團業背景,總之是可以代表一個人的介紹便成。這種了解,一般老闆是不會做了,因為他們自覺不需要:與其花心思去了解某為下屬的背景,不如多花心思在掙生意之上?這些只為掙錢做生意而生的思想,在我老闆身上是找不到的。
於是,他真的一個接一個地介紹團隊成員。我能聽得出他並不是很理解每一位成員,所以他只為每位成員花上平均半分鐘的時間,說一說姓名,也說一說值得其他人留意的地方。他彷彿在說:「我現在給你們說說某種對方值得知道的特質,其餘的你們自己在私下交流時在了解、了解吧!」
我認為,這是一種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行為。很多時,作為老闆總是高高在上,不會、也不願與下屬相處。先不論這是過於高傲自負而做的行為,還是當事人真的是如此少說話多做事的性格,這種行為與自掘墳墓無異,因為成就他們成功的不是什麼,就是他的下屬,沒有他們,那些人根本什麼都不是。
因此,我認為最能幹的就是那些找把下屬當作「人」而非「機器」來看待的人,而要這樣做首先要叫得到某人的姓名。這是一張入場券。
當然,日久見人心,後續發展如何便要看你的造化。
以上只是我小小的想法,歡迎各位留言討論,也不要忘了subscribe我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