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知道朋友開始努力地每星期到健身房做運動,我便由衷感到十分高興,特別是過往這位朋友多次希望堅持做運動卻不果,直到現在才下定決心幹下去。
我會說這是心態的問題:年輕時的心態和人到中年的心態十分不同,簡單的例子就是花錢的態度。不知道別人有怎樣的花錢態度,但我和我的朋友也覺得年輕時花錢比較不上心,但當人愈大,便不太想亂花錢,比較希望能儲多一些錢,為未來積穀防饑。
心態這東西是真的不能控制,我會把它看作為一個突破點,是當一個人過往的某些行為累積下來,到達某一個點時所發生的改變。
這令我想起以前我也曾經歷現心態大改變的一刻。那時候是還有分開中五會考、中七高考的年代,在中三時我們要選擇將來是向文科、理科還是商科發展。那時家長都會鼓勵小朋友讀理科,因為將來大學選科會有更多選擇,結果我便順應父母的想法修讀理科。
在中三之前仍然是一舊飯的我,成續一直都是中上,但前幾名總不會有我的名字出現。平日我都是玩這玩那,並不會上進得每天都努力溫書學習,即使父母經常對我說要努力讀書,考上大學,不然便要走上更辛苦的路。直到升讀中四,父母不時的催促學習忽然為我帶來思想上的改變:我變的主動學習,每天下課後便到圖書館做功課,點到家裡便開始學習、操試題,結果以不過不失的分數成功升讀中六。
這次成功升學深化我對「努力和收穫成正比」的想法,覺得如果我當初更加努力,我可能可以取得比現在更高的分數升學。結果,我在升讀中六的初期便已經開始努力,而成果亦很自然地反映在校內的成績上。最後升讀大學的分數也是對得起自己的分數,我想這是我一生人當中其中一個最令人懷念、最令我感到自己正在學習的時期。
另一個心態大轉變是最近發現的事。由於高中時曾經一嘗以努力換取成果,我一直也覺得自己能以努力來取得想要的東西,以到想要到達的事業高峰。事實往往是事與願違的,我未能只靠努力取得圳我想要的東西,而看著身邊的舊同學和朋友慢慢建立他們的事業和人生,賺取愈來愈多的金錢,我感到有點自愧不如。
俗語有云:「人比人,比死人。」我雖然很理解這句說話的意思,但卻不能避免地在思想上進行比較,而這樣做令我一次又一次的陷入低潮。
可是,不知為何,最近我內心出現比較的次數減少了,而且當遇到比我成就高的人,我也開始沒有任何特別的感覺。有一次,當我相約與一位舊同學吃飯,他言辭間暗暗地表達出自己對不斷付出卻得不到回報、有點「仕途失意」的無奈時,我雖然有同感,卻沒有他那一刻的不滿,反而更像是看透世事的感覺。那一刻,我知道自己開始不再太介意自己比別人比下去(當然不會完全沒有感覺,因為我還未做到出家人「五蘊皆空」的程度!)。
我認為擁有這種想法的人有好有不好。好的是他們不會再因為自己的成就不及別人而輕易沮喪,換句話說他們的情緒管理更加成熟;不好的是他們可能因此而不再強迫自己進步,因為反正再怎樣努力也會有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存在。
無論是選擇哪一個想法,這種選擇也是人生必經階段之一,沒有對與錯之分,我們只需主動面對及接受選擇哪一種心態和想法後的結果便成。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想法,歡迎各位留言討論,也不要忘記subscribe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