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二十三):無為而治

記得以前聽過以下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老人,他打算退休享清福,於是計劃把手上的生意全都交由三個孩子的其中一位打理。

他的三位兒子都有自己的公司:最小的兒子最勤力,每一天都盡力全心全意地工作,但是由於他只相信自己,凡事也要親力親為才有信心,他從不把過多的權力下放,倒頭來他要經常超時工作才能勉強處理好案上的工作。
排第二的兒子則對別人十分信任,認為互相合作才是做生意致勝的關鍵,於是十分樂意下放權力。同時,他也相信「力不到不為財」的道理,在下放權力的同時,他也會親身上陣,結果很多時全公司一起超時工作至深夜。
最大的兒子則並不經常出現在公司裡,但其他人卻未有經常查詢他的去向,因為公司裡有其他數位「代理人」為他管理公司日常營運。只有當公司要作出重大抉擇時,或者最大的兒子沒事幹的時候,他才會回到公司坐一坐。
我想,看了這篇文章的標題後,你一定知道結果了罷!沒錯,老人想了一會,決定把自己的生意交了最大的兒子,因為他認為這位兒子才是懂得做生意的人。
我曾經對類似的故事有以下的想法:「我相信無為而治的效果,但有時我們需要某個人擔當領導的位置,把團隊中每一個強者都凝聚起來,團隊才能變得更加強大,而非每一個人都各自各行事,結果未能做到1+1>2。」直到現在,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現實看來很想把我這種想法給打下來?
最近由於大時代的關係,我花多了時間在股票市場之上,經常留意某大討論區的某幾個熱帖。每一個熱帖都有不同人士對股市的見解和目標,吸引了不同需求的網民參與討論、表達意見和追蹤跟從。其中有一個帖,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的第一個帖到現在已有28張帖,每一張帖也有很短時間內到達個帖回覆的上限而被鎖帖,令人感到股票市場的火熱之餘,也驚覺這位發帖人士實在是非常受歡迎。
但是,當我試著卜「只看該作者」的選項,我便看到那些總會超過數百頁的帖子,發帖者的留言只有二、三頁,其餘的也是其他人的留言。當然,一開始發帖者的留言也不少,只是在近來的十數張帖開始,他變得不再經常發言,可能是因為他正忙著別的事情,又或者他有意不會。
同時,帖中出然了至少兩位看來是高手的人,取代了發帖者的角色,不時回答問題和分享想法,結果當然是大受歡迎,網民除了希望發帖者能多些留言外,也十分支持那兩位「代言人」多多分享即市見解。
這個情況有點熟悉,不是嗎?正正就是我在文初所說的小故事中,最大的兒子的做生意的方法!這位發帖者在最初十數張帖展示實力,吸引大批網民支持,同時招來一些民間股票高手,待時機成熟後不斷抽身,由那些高手解答網民的問題和經營帖子,他則坐在一旁坐享其成(事實上也沒有什麼成果,因為這畢竟不是做生意,沒有錢的),以及在被鎖帖後再開另一個新帖。
他的成績有目共睹:一星期總會有幾天他的帖上了熱帖區,很多時只要到那討論區的主頁一看,便看到這火熱的帖子,而且我很多時也留意到他的帖會在一天之內多了過百頁的留言,足見網民對這帖的喜愛。
反觀其他人氣帖,雖然不乏留言,卻沒有一張帖能去到那張帖的火熱程度,足見那位發帖者的無為而治的能力(他曾說過自己是一介商人,只懂做生意,我想此言非虛)。
就讓我看看這種經營模式能做到什麼程度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