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三十二):在職評估

每年新年的活動除了是到親戚家拜年和逗利是之外,就是相約與好友共聚一堂的時候。無他,平日沒有藉口約出來見面,這個說要加班工作,那個說約了朋友,只有大時大節人們才會意識到要見一見久久未見的朋友。

在過去的星期五晚,我相約與舊公司的好朋友見面,順道拜年。見面談及的除了是風花雪月之外,還有是舊公司的近況。
這個時間剛好是在職評估完結之後、Bonus派發之期。猶記得當時我的待遇十分不好,令我十分難過。那時候的在職評估是這樣的:首先為自己評分,並詳述自己的表現與達成目標的進度,之後與上司見面討論自己的表現,再由上司為自己打分,最後再由department head拉分,選出好表現和差表現的人,再由此決定那年的Bonus。
我很記得那一次,我被叻sir招進房間,問我為何取得很低的分數,我的表現是否很差?那一刻,不只是他,我也十分驚訝和失望。我自問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並不停思考如何去改善自己和增加工作效率和效果。結果,我未有如願地取得別人的承認,更被別人的無視打擊得匍匐不起。
之後情況沒有好轉,即使我拼命地努力,也看不到任何改善。結果,我在那裡找不到出路,只有淡然離開。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是當時的上司和department head不喜歡我,於是把我評為表現最差的人之一。
我花了數年才從那谷底爬上來,說服自己並不是沒有能力,並在現在的公司裡重新找到別人和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到了現在,我向我的舊同事和盤托出,說出自己心底裡曾經的一根刺,他亦很同意他公司的在職評估十分不公平,因為現在他也有同事因此而升不了職。
舊同事說他的同事的表現十分現想,他作為senior,十分希望為他出一分力,給他高一點的分數來助他升職,怎料那為同事也得不到其上司和department head的愛戴,結果在努力一年後也取不到相應的回報。
事實上,當那在職評估涉及department head「拉curve」,為了要有人高分有人低分來人為地造圖,這個在職評估便不再合理和公平。最好表現的總會是最取得上面歡心,而最差表現的往往是只懂得埋頭苦幹地工作,卻「埋不了堆」的人。換句話說,找不到上司的支持,便註定沒有運行,而不是能力有問題。
我現在公司的在職評估便沒有了人為做圖的情況,只要表現好,肯努力工作,達到某程度的表現,員工的努力便會化成升職加薪的回報。當然,上司喜歡員工也是需要的,不然他不會為他們爭取什麼回報。
當然,這種情況下,同事們不能像我舊公司那麼,祈求自己能好運地成為「拉curve」的中間位,袋袋平安地取得不多的Bonus。同事們必須在多方面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和成績,不然即使努力工作,他們也不會取得升職加薪的回報。這種在職評估有好有不好,只能說是資本社會的縮影:為公司賺得多的人便取得多。
但是,比起什麼也不知道的情況下被人打入冷宮,這種在職評估好得多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