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三十):沉默之都(中)

上回我以自身的經歷說明一個人選擇沉默必然有其原因:我的原因就是我找不到知音人。同樣地,在當下每一分每一秒也不斷有人選擇沉默,他們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很多時都可能與虛擬網絡世界有關。

當我們到不同的討論區看貼,我們很多時會發現很多討論其實已經變質為爭執:在一場又一場的爭執下,大聲的人會把細聲的人趕盡殺絕,為的只是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他們表達他們所相信的想法,並以人生攻擊和傷害性的說話作為武器,以期將其他聲音都滅聲。
他們不會去想其他論點是否有其合理性,或者想了卻不在乎,反正他們都自以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表達其他想法的人都是打手,是有其他企圖,必定要將之根除,從而彰顯自己正確的想法。
我想這就是其中一種網絡欺凌。
在某大討論區中,其中某幾個討論股市的貼,在過去一星期大跌後,出現了很多相反的聲音。那些貼的發帖者有的是大好友,有的是大淡友,但他們在之前的單邊市時都未有出現大爭執,直到近日市場的波幅增加,後市的方向變得模糊,帖中開始出現很多不同的意見。
一般來說,出現不同意見是好事,代表參與者有自行思考,這將會為議題帶來更多觀點。但是,在很多因素的影響下,爭執變成討論的結果,很多人為了取得勝利,利用不同的方法來對抗反對聲音。
大好友不斷提出大市大升的方向未有改變,近期的下跌只是震倉;大淡友則指出很多訊號也顯示大市已經由牛變熊。他們由最初提出數據,演變成之後的謾罵,指責對方是打手,講大話,引散戶買貨/沽貨,有時甚至不同的粗言穢語來指責對方的偏見。結果,一些一直以來也十分願意表達意見的人選擇減少/不再發聲。
另一個火熱的討論則是來自另一個討論區。該帖是有關最近某網紅夫婦離婚,結果被網友發現其中一方可能出現婚外情。於是,討論趨向聲討那「偷食」的一方,並以不同途徑找出當時人不同的照片和帖文,以證明其「偷食」行為。
很多作為局外人的網民當然看得津津有味,但有些人則有其他不同的看法:婚外情的原因會否因為另一方的錯誤行徑?可能另一方做了很多對原起出軌一方的行為,結果導致離婚?這種想法雖然不能把「偷食」合理化,卻是值得討論的。可是,網民卻一面倒地指控有該想法的人,以粗暴的說話指罵支持這種想法的人,結果他們得償所願,把其他想法都滅聲了。
再來就是最近的大埔巴士意外慘劇。有人痛斥巴士司機的不負責任,而更多的採訪更把矛頭直指司機,但亦有人認為意外不應歸咎司機案發時發脾氣,或者在應該救傷者時就手旁觀,因為前者其實沒有證據,後者則是司機當時也可能未能反應過來。自然而然,相反的聲音產生爭執,展開罵戰,最後大聲的一方把細聲的趕盡殺絕。
由不知何時開始,這個世界變得不應容下多種想法。沒錯,有些事情是明顯地偏向一種想法,但也不能因此而驅逐另外的其他想法?這些其他想法到頭來可能給予一些全新的觀點?或者一些我們一直忽略的事?即使不認同,我們不也應該聽一聽那些想法?再理性地表示自己的反對?
可能你會覺得小眾被滅聲了,這又如何?不是從來都是大眾的想法才是王道?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你實在不太明白討論的真諦。
有人因為這種形式的網絡欺凌而選擇沉默,或者被滅聲,而再深一層討論的話,這其實是有關多元價值觀的共存問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