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四十三):身心俱疲

昨天與一位相熟的同事閑聊,他表示最近感到身心俱疲。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最近正同時主行兩個大project:考取律師資格,以及開展自己的事業。

他一直以來也半工讀地修讀法律,並且在工餘時間協助處理一些法律工作。最近他希望作出改變,便提出請辭,並決心非要考到法律牌不可。
我並未有細問考試的內容及難度,但我想難度應該比考會計牌更高,因此我十分佩服他在有正職(而且我知道他的工作十分忙碌)之餘也勇敢地修讀法律。同時,他覺得自己也是時候創業,於是藉著請辭斷絕自己的退路,強逼自己踏出創業的第一步。
由於他同時進行考法律牌照和創業,而無論是考牌還是創業,時間和資源的投入量也很大,他開始感到疲倦,也覺得自己在很多不同的困難(例如考試本身的難度和創業的未知因素)和壓力下感到無力,情緒變得負面。
我十分佩服他的毅力,以及向難度挑戰的勇氣。同時,我也覺得他有點魯莽。三十餘年的人生經驗告訴我,我們只有在專心致志地做某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才能取得成功。即使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出現了multi-tasking這個概念,我也從來不相信這能協助我們成功,反而更會令我們不能集中,最後經歷失敗。
或者,如果幸運之神無聲無息地站在我們身後,我們或可排除所有困難,但最後過勞和壓力將會影響自身的健康,也會影響我們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機會。沒有人知道自己何時會撒手人寰,如此投入人生和時間去換取成就,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覺悟。
撇除以上的想法,我是十分支持這位同事,因為他做到了很多人也做不到的事:離開comfort zone。很多時候,我們都誤解了comfort zone的意思,認為comfort zone真的是指肉體上的舒適,但其實很多時它是代表心理上的舒適。即使是在一個經常OT的公司裡工作,做了四、五年後內心其實已經習慣了那些工作環境、文化、工作性質,心中只希望繼續那些超時工作,而不會想去嘗試找另一個僱主,做與現在不同的工作。
當然,轉工與否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斷不能一概而論。只是,那些擁有非常行動力、說做就做的人,對於我來說是非常令人羨慕的存在。
但願我這位行動力超高的同事能夠順利地考取牌照和創業,為我帶來驚喜的一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