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五十一):人之將去

最近一個月,我在加班時經常見到同事A。他是我在公司裏較為熟悉的同事,工作表現超班,上司老闆們都讚不絕口。我對於他加班工作並不驚訝,因為過往他不時也會加班,或者週末回到公司工作,只是最近他加班的次數未免有點多,看來工作十分繁重。

在旁人眼裡,他這樣做是爭取表現無誤了!不然為什麼要這麼拼命?可是,知道內情的我,卻不得不佩服他的行為。
他可是快將離開公司的人。
你們可能會問:「等一等!快將離開公司?那為什麼他仍然要如此拼命?」同樣的問題,我問過自己很多次,也向他表達過類似的看法,可是他就是決定繼續加班。
一般來說,一個快將離開公司的人,即使不會太馬虎工作,也不會如此盡心盡力地工作。我在討論區或與朋友閑聊時也曾聽過不少類似的個案:某同事在遞上辭職信後便實行按章工作,每天準時上班、吃午飯、下班,絕不會在非辦工時間再花多一秒在工作上。
我不是說這是值得嘉許的行為,但也不是說將去之一必須要抱著以前的工作態度做事,因為畢竟當下要做的不是工作,而是如何把工作好好交到接受的人手上。
同事A在最後一個月出差了三次(都是短途的公幹),每天加班數小時,為的只是想把手上的工作做得妥當,好讓接手的人能接得舒服。他還不好意思地請接手的人在正常下班時間後再多留一會,好讓平時因為工作繁忙而做不了的工作交接,在下班後能做到。
很快便到了最後一天。我有幸與他共晉午餐。他說可以的話,他想多留一兩天,好讓交接能做得更好。我說夠了,要把所有事情也好好地交到新人手上,我看還要多一個月,難道他想多留一個月?我意為,只需將A一直以來的工作細節好好告訴新人便成,至於對方學到多少,便要看對方的造化。
「你已經做多了很多。」我直指著他說。我知道他是一位極有責任心的人,公司失去了他實在是公司的損失。另一方面,我卻認為他應該得到更多。我希望他能抓緊這一次往外闖的機會,好好發掘一下人生的其他東西,一直向前行。
最後一晚,他依然在公司做到最後一刻,並成為最後關燈的人。看到每一位下班的人也過去與他道別、互相擁抱、互相鼓勵,我的心中有種不能言喻的感覺:這也許是近幾年來我看到最感人的送別。在這裡工作年資不長的A,能受到其他人這種程度的送別,我著實為他感到高興。
我未有感到太大的感觸,因為我相信,在他離開的一刻,我們的友誼才剛開始。我們仍有很遠的路要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