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當年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播映時,它的故事發展和中心思想引來整大的回響。我相信包括我在內很多人也看不明白那充滿聖經意味的中心思想,亦對故事最後一集的展開感到大惑不解。不管結局是好是壞,這套動畫已經成為動畫界的經典。
我記得它的其中一個思想就是互相理解。人與人之間總是未能互相理解,不管是因為言語未能有效地把思想傳達給其他人,而且很多時候意料之外的行為和發展也令大家出現誤會,於是,動畫中便有人希望藉著某些計劃把全人類的思想融為一體,那樣的話人與人之間便能更直接、更毫無保留地溝通和理解。
當然,這是瘋狂的想法,在作品裡討論還行,若在現實生活中實行的話便糟透了。令我覺得有趣的是,溝通和互相理解這類課題不止在日想生活中出現,也在動畫及其他作品中出現並引起討論,足以證明人類真的渴望更深入的討論。
上星期我部門舉行了一個小會議,與會者都是在世界各地的分部裡的財務部同事。會議討論的題目主要是關於近月來的updates和未來的發展。其中,CFO提出了評估某通訊系統的效用。
那是去年的一次同類型會議之後的想法:有見部門間往往未能好好理解某些資訊,CFO決定運用某官方通訊程式來協助提升溝通的效果和效率。那「未能好好理解某些資訊」的原因不外乎:沒有人有時間和耐性去閱讀所有電郵;資訊總會來自四面八方,例如電郵、某些非官方即時通訊、或者面對面直接溝通,令人們往往未能有效地看到一個完整的畫面;資訊內容千變萬化,卻沒有人好好整理等等。
CFO曾對那官方通訊程式抱以厚望,希望大家都能透過它來促進更有效果的溝通,但數個月後的評估卻令他大失所望:沒有太多人使用這程式。坦白說,我對於這個程式一直都未有任何期待,因為它的效用與當下我們正在使用的即時通訊程式相似,而且更多人使用那程式。試問當身邊的朋友也在使用whatsapp來溝通時,你會忽然放棄whatsapp而轉用telegram?即使很多人也說telegram在很多方面也表現得更好,你也不會因此而投入telegram的懷抱。
記得在舊公司時,他們也推廣某類似facebook的內部交流平台,希望員工們能在那裡分享點滴,促進同事間的溝通。結果顯然易見,沒有太多人參與其中,因為沒有人會願意在某公司開發的平台分享私生活,而且要分享的話用facebook便成了。
我認為,要加強溝通,我們的重點不能只放在工具之上,還要考慮人們的習慣、性格和行事方式等。千萬不要把溝通看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在年輕時曾經在書局買了一本叫《可以溝通,真好》的翻譯書,作者表示只要主動把心扉打開便能與其他人溝通,結果我身邊大部分人也不會把這種打開心扉對話看成是應做的事,而且更會因此而感到討厭。
的確,溝通並非簡單的數學方程式,不是一時三刻便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唯有不斷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