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在舊公司裡,我的CFO曾經做了一個令我大惑不解的行為:本來是坐在角落玻璃房間的他,某天忽然要求拆去房間,看似與我們一起共享整層樓。他說不希望那玻璃房間會阻礙他與其他同事的溝通。當時我覺得這想法頗新鮮。
以我的資歷,我當然沒有獨立的工作房間了,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希望擁有自己的工作房間,先不說私隱,我只少能好好設計一下自己的工作間,例如擺放一些喜歡的東西,令我更享受在辦公室工作。
本無一房的我,實在未曾想過坐房的事情,直至最近公司可能會搬遷,上司指可能會說服目前在坐房的人放棄坐房,令我心中浮現出一條問題:究竟是坐房好?還是與同事們一起坐為好?
上司提及一個他認為是理所當然、我卻是第一次聽聞的想法:他認為老闆們以及高層們實在不應該坐房,而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很多公司也是這皮做。
他指出,坐房的缺點可能大於優點,因為很多時候老闆們或高層的工作除了是幫助公司賺錢和管理公司之外,就是要與同事好好合作,共同努力打拼。要能好好合作,他們必須能與同事打成一片,或者至少不被討厭。如果他們經常坐在房裡,一來互動的機會減少了,二來坐房的行為也會令人覺得有階級之分。
上司續指,他以前的老闆和高層們深知與同事打好關係的重要性,除了不坐房外,還會每一天也轉位,看看當天哪裡有空位便坐在哪裡,這樣便能在不同的日子與不同的同事相處,與他們打成一片。
當然,一般同事們,特別是香港人,對這種做法可能會覺得不舒服,因為香港人的特點之一就是在工作間不停工作,結果缺少交流,而且不願意與高層交流。我相信這並非是改不了的想法,只是這都是老闆們及高層都必須要花時間來經營的事情,他們必須要努力撐過去。
對於這樣的做法,我由衷地感到佩服,因為我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希望擁有自己的房間」之上,總覺得坐房工作是身分的象徵,是一種榮耀。這就好像窮人總希望像有錢人一樣毫不猶豫地花錢,但有錢人卻希望體驗一般人的生活。
我上司覺得,為了令全公司上下更團結,老闆們及高層們應該以這個搬遷作為機會,主動靠近同事們,這樣做對公司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我認為他這樣說有他的道理,但是否能說服本是全房的人遷出房外就是別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