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五十三):壓力消弭

友人最近從外國回港,其整個人給我的感覺截然不同,我差點認不出他。

他之前一直在港工作,直到最近他遇上了一個在外國分部工作的機會,於是他勇敢地接受了。由於他必須要申請工作簽證才能在當地工作,他在過去數個月不斷地往返香港與外國。儘管如此,他也開始習慣了外國的生活和工作的步伐。
以往他在港工作,壓力大得令他的情緒十分波動,也令他不時面對健康的問題。即使他不斷叫自己放鬆,不斷尋找減壓的方法,他也失敗了。當時壓力的來源主要是極快的工作步伐、極大的責任和極少的協助。你可是說是他的能力未達標,但當時他只能獨力作戰。
有人可能覺得那些壓力不是什麼,但是香港人習慣在高壓力下生活是一回事,壓力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卻是另一回事,例如德國人飲酒當飲水,但酒精對他們的傷害還是存在的,他們不能無視。結果,有好幾次,他的精神狀態接近崩潰,差一點便可能要向精神科求診。
就在此時,他遇上了一個機會。
他公司在外國的分部忽然開設一個新的職位,而他對這個職位十分有興趣。他勇敢地提出申請並成功得到該職位。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彷佛是在漆黑的洞穴中看到一點光。當然,在外國生活和工作總會面對其他困難,但對那一刻的他來說,這個機會也許能為他帶來重新的契機。
數個月來,他在當地工作和生活了數次,今次回來,他將取得在當地工作的簽證,換句話說,他即將要開始真正在外國生活和工作的日子。那是他人生新的一頁。
他之前斷斷續續的外國體驗,令他的生體出現好的變化。他認為壓力的改變是這些好變化的主因:他當然也要承受工作壓力,但這一次他找到了能支持自己、幫助自己的人。而且,當地工作的態度與香港不同:香港人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但那裡的人再忙也會保留自己的私人時間。因此,他被迫去除一直以來在香港學習到的工作模式,接受外國的一套。
在外國生活的日子,他的步伐放慢了,做多了運動,吃得更健康,身體也好轉了,以往出現的毛病在上一次求診時全不見了。他的聲音不再是死氣沉沉,他的笑容也再現了。我看到這樣的他,心裡由衷地感到高興。
即使我是香港人,我也覺得香港人的工作模式十分有問題,總要把人當成機器地使喚,務求把他們的所有力氣和價值用盡。究竟我們在何時才能好好正視這個情況?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