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六十七):努力的部下

有時候我會疑惑究竟是我太奴性?還是老闆太hea?還是說他真的覺得沒有所謂?

話說每一個月的月頭我也會需要與老闆開會,去確認當月的billing是否有問題。以往我們都會從大數開始看,再分類細看,再與上月比較,看看有什麼大的變動等等。
為何billing要這樣嚴陣以待?因為對我的公司和所屬的行業來說,盈利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很多人重點看盈利的增長,而成本則並不太理會,而最後賺錢與否也就聽天由命了。這看來很難理解,因為對於會計師來說,一間只有盈利沒有利潤的公司可能是一間面臨危機的公司,實在沒有什麼前境可言,但是,這種想法顯然不適用在我公司所屬的行業上。
說回每月的討論:那看來是很嚴謹、有系統的討論,卻隨著時間流逝變得簡單了。每一次他們的問題也比前一次更小,令討論時間變得更短。當然,我是能想像得到的,因為我是做了一些事情來促進這個結果。
最關鍵的行動是,我在每一次的討論前也花時間將大量數據總結成數句,讓老闆每一次只看那數句便知當月的情況。另外,我再把一些老闆想知的資料放在一個檔案中,當老闆想進一步了解當月的盈利情況,他只需要打開那檔案便能知道。如果他想再知道更詳細的資料的話,他便要面對面地問我了。
因為這個行為,每一次老闆也只問我,有沒有這檔案上沒有提及的資料想與他討論?我也自信滿地回答他沒有,因為我自信自己已經把想講的都放到檔案裡。
當然,我仍然覺得檔案的資料有點多、有點亂,所以每次也作出多一點修改,使檔案變得更為簡單、更容易查閱。
既然是我的行動令每月的討論變得簡短,為何我現在又顯得有所抱怨?因為老闆的態度。他現在變得不再重視每月的月頭,經常放假玩耍。雖然他強調他也是工作,但我卻知道他的心並非在工作之上。
另外,他看來變得只重視大數,其他明細變得不再緊張。我當然可以將之解讀為:他相信我的工作,知道我已經把一切都想好了,但換作我是他的話,我也依然會查看詳細的資料的。
其中一個我能想到的合理原因是,他變得對過去的結果沒有興趣,一來是因為他心裡早已有一些數字,而那些數字與我計算的相差不遠,二來是因為那些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不應著眼於過去而應放眼未來。這想法我是十分支持的,因此我總覺得會計師經常把眼光放在過去的數據是很難懂的事。
結果就是,每個月我依然很奴性地努力埋頭苦幹,期望能在死線之前把所有數據分析完成,去確保所有數字也是準確無誤;而老闆則繼續很hea地看待我的數字,看來真的很相信我的工作。
其實我應該開心才對:我的努力換來老闆可以將時間放在別的地方。將來換作我是老闆的話,我也希望遇到類似的部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