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六十九):持續進修

還記得早在十年前我便看過了「持續進修」這詞語。那時我把屬於我的持續進修基金,運用在普通話水平試的課程及考試之上。那時我剛畢業,聽別人說最好考一考普通話水平測試,那我便考了,最後成績當然不堪入目了(主要敗在說話的一關)。

十年來事業沒有大起色,但學習依舊持續。最近再次花了點時間在一些online courses之上。如果你是同道中人的話,你現在的腦海必定浮現出「coursera」這一個名詞。
未聽過coursera的話可以到google搜尋一下。這是其中一個最大的裝上學習平台,由很多不同大學的講師或有豐富經驗的人教授知識。大部分的課程都能免費修看影片和閱讀講義,但若果要取得相關的證書則要付款。
我在數年前便已到訪過這個平台,找一些有關商業的課程來看一看。雖說大部分的課程也是由大學講師所設計,有些講師的授課風格實在不太適合我,所以要找到合適的課程還真是要花點時間。
數年前的我未能成功找到一個合心水的課程,所以在數個月後我便把這個平台擱在一旁,直至最近,我那渴求學習的心再一次燃燒起來,於是再一次走到coursera看看有什麼好課程。
這就是為什麼最近總是一星期左右發一次文:除了知道沒有太多人閱讀我的文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把時間都花在學習身上。

就說說最近修讀(沒有付錢的免費修讀)的一個關於會計分析的課程:講師先把一些基本的會計分析比率講一次,再用case study來讓學生實際操作一下。之後,講師便指出一些在盈餘上做合法地手腳的例子,例如利用deferred revenue令盈利做得更好,或者控制一些開支來令盈餘更多等等。這些知識加上講師的例子,令我更能把所學到的與公司的工作相連。這令我更願意花時間學習。
當然,這些網上課程是比不上實際付錢在大學修讀課程來得深入,但我想以一位在職人士的角度來看,這些課程會令適合他們學習:一來學習時間十分有彈性,二來如果想學深一層的知識的話,他們自然會付錢到大學讀一個HD或者master,而這類部分免費的學程更能讓當事人知道自己究竟對某課題有沒有興趣。
我想十有八九的在職人士在職場上不斷向上爬,很多時候忽略了學習的重要性。他們的經驗很足,對其工作的認知也很深,但可能並這些經驗所困著,找不到突破,這時候我會建議他們到這類平台學習一下新事物,可能會為他們帶來新衝擊,最後取得意想不到的大成功。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