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做得不錯的香港政府,在風暴過後的一天天的糟透安排,令他們在風暴前賺到的聲譽,完全毀於一旦。
回想在風暴前的一個星期,報章雜誌都不約而同地廣泛告知香港人山竹的恐怖,而天文台亦不斷呼籲市民不要輕視這個風暴:它與之前所遇到的風暴不是同一個level,比天鴿更強,甚至比溫黛更強。政府亦不斷關注住在高危地區的市民,呼籲他們儘早離開。這一系列的行動令我對政府更有信心,相信政府必然能帶領市民安然度過風暴。
到了星期六,天氣極其乾燥炎熱,而且海邊也開始起風,我的心也開始緊張起來,隨著三號強風信號被掛上,香港市民開始感受到山竹的威力。直到夜晚的數小內,八號甚至十號風球出現,屋外不斷傳來強風拍打窗口的聲音。我一整天都在家中工作,並開著電視聽著風暴消息。我間中看看窗外的光景,只見街上的樹被吹到樹身彎曲;很多垃圾被吹起,在天空中飛舞;間中還看到有人拿著完全變形的雨傘,在強風中狼狽回家。窗外的光境很恐怖,但政府事前不斷的呼籲令我有了心理準備,硬著頭皮地撐過去。
到晚上,風力減弱得很快,當然是因為風暴的前進速度太快,即使威力強大,來得快也去得快。當我看到天文台表示明早有改掛三號的可能性時,我心中開始起疑問:究竟明天如何上班?樓下的街景已經告訴我,在風暴過後,市面的狀況不可能完好無缺,我相信很多道路仍然未能讓道路使用者安全行車,而且港鐵的列車路軌亦不可能沒有受到破壞。那麼,香港政府會怎樣做?
之後,消息陸續傳出,香港學生停課,澳門更是停課停工,但香港打工仔始終不知明天如何是好?有人說天文台可能仍會在早上的時間懸掛八號風球,但風暴離開得太快,天文台實在沒有理由繼續維持八號風球。
第二天早上,九巴終於宣報早上所有巴士停駛,但港鐵卻表示其最受影響之一的東鐵綫能被使用?我心中感到十分奇怪,但仍然抱有一絲希望。結果,當我到了東鐵線的其中一個車站時,便看到人山人海,港鐵職員亦呼籲市民可轉搭接駁巴士(之後發現原來停駛了,苦了那百多名苦苦等候的市民)。我當機立斷,即時決定回家工作(幸福地我把電腦帶回家了,使我不論在家還是在公司也能工作)。
之後的一整天,我也在家中工作,並不時留意著交通消息,以及風暴對香港各區的損害。我看到很多市民因為八號風球除下但交通未有被妥善安排好而受苦感到無奈,也對於政府遲遲未有發聲而感到失望。直到林鄭出來解話,說什麼在前一晚已經透過內部渠道向各部門在風暴後的上班安排,又說政府希望僱主和僱員互相體諒一下。
我明白要求政府宣佈全港停工一天是太過分的要求,但他們大可在前一晚發聲明表示風暴後的交通安排並不能即時復原,鼓勵僱主與僱員互相溝通,在僱員安全的考量下容許僱員請假一天云云。我想這樣的做法更能減緩之後發生的交通問題。
同時,作為港鐵的最大股東,政府也應該在列車未能復行時當機立斷地阻止復行,這樣便不會出現個別車站逼迫市民、行車混亂導致市民不知所措的情況發生。
希望下一次政府在遇到類似情況時能參考這次事件,作出更好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