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九十一):無常人生

在過去一個星期,不論是紐西蘭還是本港,都被殺人的陰霾籠罩著。你可能會覺得相比起紐西蘭的那件事,香港的那件斬人案模模實在是小得多,兩者沒有比教性,但我卻認為,當事情涉及到人的生命時,一條人命的重量和一班人的性命的重量都是十分沉重。

我不打算在此對事件作出評論,因為更專業更有見識的人早已在媒體上發表言論;我今天想談談這些涉及人命的事情對於我的人生觀的影響。

面對這些世事無常;作為渺小的人類,比起工作,比起事業,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例如家庭。

當然,我不是因為這兩件事才有一些頓悟。事實上在這些年來,我愈來愈發覺自己年少的想法可能不太正確。我曾經認為我應該要努力令自己不斷進步,使自己在職場上變得更能幹,做得更好,在年輕時努力拼搏,為將來美好的生活而奮鬥。

可是,差不多十年的光陰都過去了,我自問不比其他人懶惰,每一天也用盡百二分精神工作,但我卻不覺得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什麼我覺得自豪的成就。是否因為其他比我努力能幹的人把我的成就都拿走了?還是我仍然欠缺一些成功的要素(我相信這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結果,努力過後,我得到的只是一些經驗和小小的酬勞,失去的卻是身體健康(不是很差,沒有大病,但總覺大不如前),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和自己的時間。

這其實是很多人眼中的「中年危機」:他們在一夜間忽然對自己過去數十年的行為產生疑惑。

我想,這就是在中年取得大成就與否的人的不同:在事業上取得大成就的人當然知道自己一直都走在正確的路,為了保持目前的狀態而必須繼續努力;反之未有取得大成就如我之輩,便知道人生並非只有事業成就,還有重要的家人、自己的夢想等等。

或者悲觀地想,忽然間竟然會有一些瘋狂的人去傷害別人,只需一秒,我們便會失去生命。在這種想法之下,我不能再無視生命中的種種,繼續只為了事業而拼搏。畢竟,人生不只有事業,不止有金錢。我想這與「不要窮得只剩下錢」的道理相似。

某程度上,我在事業上拼搏的態度成為了我的comfort zone。要離開這個comfort zone的難度很高,但並不是不可能。凡事總要踏出第一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