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九十二):流言蜚語

最近,同事A悄悄地離開了。雖然是不同部門的同事,但正常來說當有人準備離開時,有關消息很快會傳遍整個辦公室。這次的保密功夫果然做足。

我與A不太熟悉,只時有時見到面便打個招呼,工作上偶爾會找他幫忙。同事B則是我一位要好的同事,平時都會私下聯絡,訴一訴苦。就是這位B告訴我A的離開,但他也說他只是比我早一天知道這件事。

雖然我和A不熟悉,他的離開與否也與我無關,但從B的口中我得知到一些他離開的原因,原來是和同事C有關:簡單來說,A認為C做了一些事,抹黑了自己,加上其他原因,他便選擇離開。

事實上,A和C在工作上合作的機會很高,因此A對C的認識比其他人更多。A從一些渠道上得知C在自己上司前訴說自己的不是,內容我並不知道,但估計是工作表現不好、經常犯錯等等,而看來A的上司也認同C的講法,於是對A的態度開始轉變。

發生了以上的事,難怪我最近留意到本來關係不錯的A和C,最近好像疏遠了。

B在此也表達他對C的想法:他覺得C經常在其他人面前搏取同情,並以指責別人的不足來提升自己。這能從他與很多高層的關係拉近而看得出。可是,在我看來,C是一位很好很溫柔的人,我實在想像不到他會有抹黑別人這樣的一面。

但是,我卻覺得C並不懂得說話,而且很常會以偏概全,經果有時候他會說了一些他觀察到的卻不是事實的推論。我想這次A的離開,某程度上也是因為C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

總之,A的離開是確定了,我只能祝福他前程似錦。但是,這件看來在每一間公司都會發生的事,卻根深蒂固了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在公司裡真的不要找一些交心的人。身邊的人再好也只是同事,你不會知道他在什麼時候意外地做了對自己不利的說話。

對我來說,B是例外的,因為他是其他國家的人,在當地的辦公室工作,他給予我與香港人很不一樣的感覺。但是,想深一層,B某程度上也在我面前說了C的壞話,令我對C的印象變差,他也是正在做C對A做的事。這就是流言蜚語的力量:簡單的一些說話,足以影響一個人在其他人眼中的印象,而重點是那些說話可能並不是真實的!

想到這裡,我開始無限上綱,幻想自己會否也已經成為別人討論的對象?我有沒有曾經做過/說過一些事,現在被不滿的人翻舊帳?我會否已經被很多同事討厭?

總而言之,在工作的地方,還是低調地工作的好。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