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一百九十三):主觀評價

最近在某一討論區看到一個關於空中服務員的薪酬問題,其後有人提供了一些網站的搜尋結果,顯票他們的薪酬平均為多少。那個網站是我第一次進入,看來是一些任何人也可以留言說出他們對某公司的意見和想法。

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搜尋引擎裡輸入自己公司的名字,結果看到了一條在數年前留下的評語。

那個評語當然並不是在讚揚我公司,而是說出他各種對公司的不滿想法,例如香港本土文化濃厚,部分同事很刻薄,入職訓練不夠/甚至沒有等等。我一邊看,一邊盡力回想那時候究竟有什麼人離開,他們當中可能就是寫下這個評語的人。可是,想想看,那也可能是其他人的惡意中傷,雖然我不太認為有不相關的人,會如此無聊地花時間寫下一大段不知道有沒有人看的評語。

當然,最後我實在是想不起那時候有誰離開了,但我想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的評論當中有一些我是留意不到的。當中的入職訓練很少是事實,但我想其實一般這種規模的公司也是這樣,為了省卻資源,總希望新入職的人能邊工作邊學習,除非公司規模很大,有一批人重點培訓員工。另外,本地文化濃厚這情況我又不太看到,因為某些地方的自由度平一般公司還要高,例如不會太干預午飯時間,除非太過分;不用打卡,很多人都不會準時上班,那樣也沒問題;不會要求加班,只要員工交到工作成果便成。至於有同事刻薄這一點,我也沒有聽說過。當然有些同事要求較高可能會為其他同事做成壓力,但我想問題應該不大。

看來這些年來我對公司的看法,與其他人對公司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的確,經歷這東西每個人也不同,結果產生出不同的看法。如果一個人在某間公司平步青雲,他當然對那公司十分忠誠,覺得那是一間好公司;反之亦然。因此,即使是再好的公司,也會有人因為他的不好經歷而不斷批評公司;而再差的公司也許會有人因為在當中遇到十分好的待遇而對它稱讚有嘉。

這種想法更能套用在對同事的評價。有上司可能因為下屬不能交出工作成果而覺得他表現不達標準,因那可能是那上司不能好好地發揮那下屬的才華;有下屬可能覺得上司經常對自己不佳,卻沒有想過那上司可能一直也為該下屬犯過的錯誤背鑊。換句話說,不同類型的評論到頭來只是當事人以其經歷及情感所作出的看法,是否反映出事實的全部和是否值得別人參考,實在是不言而喻。

重要的是,我們自身究竟對某人/某公司的想法如何?好的話不妨繼續相信自己,不好的話便再想想會否有其他行動,畢竟人生是自己的,太這依賴別人的評價而不去體身經驗實在有點兒遺憾(我當然是指好的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