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工作了四、五十年的人在退休前最常掛在嘴邊的說話就是:「我不能退休,我不能沒有工作,因為我將會感到很不習慣。」因此,他們在退休之後仍然會找工作做,以免自己會停下來。我一直也想不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對我來說,放假的時候總會想放鬆,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去看電影、去旅行,或者呆在家中就是一日。為什麼那些工作了數十年的人不會這樣想?
最後,我想通了,那是因為工作對於他們來說,說是一個comfort zone。這個comfort並不是指過得很舒服,而是指自己習慣了的comfort,不想去改。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會在目前的公司裡待了好幾年,在新同事充斥辦公室的情況下,我自動變成一位old sea food。當然,我離成為真正的old sea food還有一大段路,但有時候連我也覺得自己在這裡已經很久了(雖然過去幾年的光陰看來就像眨眼般過去了)。
我不斷地問自己,平日工作十分繁忙,經常要趕deadlines,也經常要拆彈,為何仍然要留在這裡?是因為在這裡仍然有成長空間?在這裡工作能為我帶來什麼好事?還是說這裡的人工比較好?我想,這全都不是主因:主要的原因只是因為我習慣了在這裡工作。
我習慣了放假也要工作,習慣了下班後也要回電郵和訊息,習慣了自己一個去做好手上的工作,習慣了解決以前埋下來的計時炸彈,習慣了與同事一同相處打併,習慣了整個工作模式。對,我正處於一個頗為不舒服的comfort zone,沒有想太多便繼續生活在這comfort zone了。
但是,在這comfort zone以外,我卻什麼都不懂。我可能正在做沒有其他同事做得好的工作,但這些知識在外面的世界究竟是否有價值?我並不知道。我讓自己在仍然年輕的時候在這間公司裡打併,本來是沒有問題的,但最近我愈來愈覺得自己沒有成長了,只是不斷地做、做、做,單純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這樣地生活真的沒問題嗎?
很多時我們很容易去說服自己不斷努力、不要放棄,因為在前方的某處將會有一些回報。但是,我們在走在路上的時候,又有沒有想過當下的路是否值得繼續走下去?前方的那回報是否值得我們繼續走下去?我們究竟想得到什麼?
這並沒有答案,但卻是一個反思的機會。我們可以什麼也不想,繼續相信,繼續走下去,或者停一停,想一想,留意一下身旁的景色,可能會發現原來身邊有很多不同的路,盡頭有很多不同的回報,問題是我們敢不敢踏出第一步,嘗試別的路?
Comfort zone是一個很難突破的結界,雖不至於像那西貢結界般有入無出,但是成功地困住很多人。我們要時刻思考我們究竟是看到成長的機會,還是只是無奈地被comfort zone困著?世界很大,戈生很長,我們絕對有很多選擇,重點時我們會如何取捨?
想到這裡,我心裡浮現出一個想法。
你好. 多謝你的支持. 對我是在commercial firm 做緊in house accountant. 請多多指教.
你好:-) 岩岩查資料而睇到依個網站,準備由2019年睇到2012年既網誌XD
好奇一問 你係commercial firm 做緊in house accountant?
by small pot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