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物業稅(Property Tax),更多人會關心薪俸稅(Salaries Tax),因為只要是打工仔,努力工作賺取收入,他便可以要繳交薪俸稅(Salaries Tax)。
薪俸稅(Salaries Tax)的計算方法比物業稅(Property Tax)為複雜,但相對利得稅涉及很多例外的情況,薪俸稅(Salaries Tax)的計算相對直接。簡單來說,打工仔只要把他們在稅務年份裡的收入減去合資格扣稅的開支、特惠扣除(Concessionary Deduction)和免稅額(Personal Allowance),得到應課稅入息(Net Chargeable Income),再將之分別乘以累進稅率(Progressive Tax Rate)和標準稅率(Standard Tax Rate,15%),取較低者為最後需要繳交的薪俸稅(Salaries Tax)。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我們當然不用自己用Excel計算是否需要繳交薪俸稅(Salaries Tax)了:坊間有很多協助打工仔們計算薪俸稅(Salaries Tax)的網站,最值得信任和最準確的當然是使用稅局網站上的簡單稅款計算機了。
簡單稅款計算機
https://www.gov.hk/tc/residents/taxes/etax/services/tax_computation.htm#TaxComputation
另外,如果打工仔已經申請了eTax稅務易,他們只需把相關收入、開支、免稅額等資料輸入在稅務易平台,便可輕易地得到薪俸稅(Salaries Tax)的計算結果。這實在是相當簡單。
即使如此,打工仔也應該要知道他們要輸入哪些收入和開支,或能得到哪種免稅額?稅局的網站有很多相關的參考資料,而我在這裡也會簡單地說明一下。
有關薪俸稅(Salaries Tax),你要知道的最重要的知道就是:何為收入(Income)?稅務條例s.8道出了薪俸稅(Salaries Tax)的重要資訊:每個人在每個課稅年度從以下來源所得而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入息(income arising in or derived from HK),均須予以徵收薪俸稅,包括任何有收益的職位(Office)或受僱工作(Employment);及任何退休金(Pension)。
首先是職位(Office)。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董事袍金(Director’s Fee)。有些非執行董事的職務不會涉及日常營運,通常會根據某些協議,例如按其年度表現,發放董事袍金(Director’s Fee)。至於執行董事,其職務會涉及日常營運,他們受僱於公司,收取的董事酬金(Director Emolument/Remuneration)則是受僱工作(Employment)的收益。
對於董事來說,他們行使職務的地方將決定他們的收入是否需要被徵收薪俸稅:如果他們在香港境內執行管理和控制公司營運,他們的職位(Office)所帶來的收入餌當作是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入息(income arising in or derived from HK)。
其次是退休金(Pension),例如以前公務員享有的長俸。退休金(Pension)和現在的強積金(MPF)來源都是一些基金,而那些基金的管理所在地將影響有關退休金(Pension)是否需要被徵收薪俸稅:如果管理那些長俸/基金的地方是香港,那相關的收入將要被徵收薪俸稅。可是,如果確認某人不是在香港提供某部分的服務,該服務相關的長俸便不需被徵收薪俸稅。
下次便說說主打:受僱工作(Employment)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