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二百零四):錯誤與成長
第二人生(二百零四):錯誤與成長

最近與生意人朋友A探討一些投資回報的問題,我自問對投資只有書本上的了解,知識主要是大學時期的學習所得以及HKICPA Module B所學到的一些概念。

當然,我也有買股票投資,但我大多數以投機的心態和不專業的財務知識作投資。

我對於投資回報的主要是一些基本的方程式,係如Discounted Cash Flow、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Payback Period、IRR等等。我本來打算以Discounted Cash Flow來計算某投資回報是否可觀,但因為決定不了Discount Rate而轉而用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Payback Period來看。

朋友A看到我的計算,便說我錯了,不應該以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Payback Period。他看到我用的數不是純現金流,竟然會用Profit & Loss的數字來計算,把成本都攤分到投資期中,結果平均回報低了,回本期也延長了。

他用他的方法假設了一個Discount Rate作計算,以如Discounted Cash Flow得出一個較為吸引的回報率,表示如果用我的方法計算,沒有投資者會願意考慮投資。他叫我以後一定不可以用會計的方法來做投資,因為它們是截然不同的範疇,而且投資者最關心的一定是現金,他想不到不用現金來考慮投資的原因。

我仍然記得書本說過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和Payback Period都不是理想的計算投資的方法,但我想既然出現這些方程式,必然有它們的價值。為何我所選擇的方法一定是錯,朋友A的一定是對的?(雖然我也記得Discounted Cash Flow的方法是比較好。)

我找了在投行工作的朋友N來問問。我問他,是否一定要用現金流的方式計算投資回報。N回答指他會考慮用不同的計算方法來決定投資與否,但他也建議我用Discounted Cash Flow,因為用其他會計方法計算是真的不能反映真實成本,有機會令投資者作出錯誤的投資決定。

當下,生意人A和投行朋友N也這樣說,我當然只好承認我錯了。

回想起十年以來,我犯錯的次數很多,在曾經寫了好幾篇文章關於犯錯,例如《經常犯錯》、《重複犯錯》、《人為錯誤》、《不服輸,不認錯》、《行錯路》等等。犯錯是我們不能避免的事情,也是我們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我曾經羨慕完美,覺得不犯錯的完美是成說最美好人生的方法。但是,當人生沒法從錯誤中學習、從錯誤中成長,我們便失去享受成長的樂趣,不是嗎?

我相信我將來也會不停犯錯,也會因此而感到沮喪、寫文發洩。但是,我也相信我總能找到改正的方法,以及為自己進一步的成長而心感欣慰。

我願意犯錯。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