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二百零八):放心,你仍然在學習的道路上
第二人生(二百零八):放心,你仍然在學習的道路上

「放心,你仍然在學習的道路上。」我最近終於鼓起勇氣對自己說。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的學習自考完高考後停了下來。即使我完成了三年的大學,投入了社會工作,向叻Sir和其他成功人士請教了後多東西,及後轉了公司並有機會須外國同事共事,到現在為止已有十多年的時間,我也感覺不了自己學習了什麼?

或者即使我曾經學習了什麼,但因為向種原因,我未能好好應用。這可能是我個人的問題,結果令我覺得自己未曾學到什麼新事物,這令人十分無奈。

或者我把大部分的注意力和時間都放在工作上,令我只顧做、做和做,變成一頭勤力的牛。這令我忽然想起當初在叻Sir所屬的公司遇上了一位同事,每天努力工作,每晚總是最後離開的數人之一,總之一天到晚都忙得不可開交。當時我想,工作不應該如此:工作不應該只是做、做和做,應該要在學習的時候。

結果,在十多年間,我成為了另一個他。

回顧一些以前的文章,在《我還能學習嗎?》一文中,我對自己提出過同樣的問題:究竟我上一次學習是什麼時候?為何即使現在仍然有心去學習,我也似乎沒有力了?即使我當時仍然手執書本,我也為了自己漸漸失去的學習態度感到傷心。

在《每日一報紙,學習的堅持》一文中,我提到當時看到一位中年男人在天還未亮的時候便手執一份免費的英文報紙,看來很認真地閱讀,學習英文和了解時事。當時我感到自愧不如,也對那位陌生的中年男人感到佩服。

在《持續進修》一文中,我再次嘗試學習新事物,利用網上的一些免費課程來自學,希望重拾高中時期的學習感覺。那時我對自己仍然很有信心,但過了不久我便因為繁重的工作而把學習停下來。

直到最近,我在《浪費機會》一文中,我再給自己一次學習的機會,一邊工作一邊聽Youtube影片。我持續這個行為已有一個月,暫時感覺良好,未有覺得應該要放棄,看來我選對了方法。我不需要把100%的內容都聽進腦裡,只需要在偶然聽到一些重要的訊息,我便記下來,成為寫作的題材,同時深化自己的記憶,因此我也能同時專心工作。

這令我想起一段Youtube廣告:那是一位名叫Jeff Bishop的外國人推銷他的option trading教學。他在廣告裡說了一句類似:「全世界有99%的人做著事情A,而1%的人則做著事情B;要取得成功,我們必須要做那1%的人則做著的事。」我現在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不就是少數人做著的事情(一般人要麼要百分百專心地工作,要麼便一邊聽歌一邊工作)?

因此,我聽到了這位Nate O’Brien的說話:

我認為他在片中所說的習慣正正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

1. 寫日記:把有用的東西、自己的成長等等寫下,正如我現在寫Blog一樣;
2. 在空閒時做一些有生產力的事情(例如看書、學習)而非消耗性的事情(例如看Netflix),現在我也抽時間看Bloomberg Businessweek、Forbes和英文書。
3. 有思考的時間,例如每年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思考人生方向。
4. 有寫時間表的習慣,讓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有多少空閒的時間等等(我目前是用一個名為Timetree的行事曆apps(IOSAndroid))
5. 與成功人事/專業人士的Networking,這應該是5種習慣中最難做的習慣。

除了這段影片,我還從很多不同的影片中學到不同的知識,令我開始感覺自己正重拾學習的樂趣,感覺自己正重回學習的軌道。

我希望把握這次學習的機會,為建築我未來數十年的人生而努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