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二百零八):資料重整
第二人生(二百零八):資料重整

最近多報了香港會計師公會的seminars,一來是為了儲CPD(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小時,二來是為了增加知識。

結果,家中愈來愈多Notes,每一份Notes也有20+頁,有的更是100+頁,我相信我要看完全部也要些時間。

我相信那些Notes是講者多年來的心血,每講相關的主題一次便把內容更新一下,也同時刪除一些過時的內容。Notes的內容都是十分豐富,但那卻已經是講者整理過後的資料:真正的資料的量想必是數倍以上。

正如我在大學時學會計會分開初級、中級和高級會計來修讀,之後考QP便要讀Module A,但這些都只是精簡過後的資料,真正的資料就是那些會計準則。只要上HKICPA的官網,你就能看到那多如繁星的準則,每一條準則都有數十頁紙加以詮譯,更不用說有其他附件文件再加以解釋某些概念。

這就是我們正在生存的資訊爆發的年代。只要在互聯網上搜尋一下,相關的資料,不論是真是假,是新是舊,是有關的還是無關的,都會一一展現在眼前。作為一位普通人,我們實在是難以掌握這麼多資料。

對一些人來說,這可會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因為他們不知從何去起步學習?他們可以去買一些入門的書藉,但因為書的出版需時,而且分讀者的級數來撰寫,初學者可能會學到一些不合時的知識,而且初階的知識也許與實務的知識有出入(這令我記得以前曾經聽說中學會考的會計與真正會計準則有出入,但因為是給初階學習,所以不能太深入指正,也不需要在那階段改正。我在大學才開始讀會計,所以未能Fact Check),這樣的話還是在網上學習還好。結果,網上過多的資訊令一般人不知如何開始學習。

但是,對一些人來說,這卻是一個機會。不是說他們更加能幹,可以好好地從大量的資訊中找到應該學習的,而是他們找到了一個機會,利用他們的知識和經驗來整理資訊,為其他人的學習出一分力。我認為,這種資訊整理就是現在人們向前行的方向。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旅遊。介紹旅遊的書本多如繁星,相關的網站的數量也好比沙灘上的細沙,但介紹旅遊的人總能從熱烈的競爭中突圍而出,為什麼?可能是因為那些人是美男美女,或者是知名人士,或者他們的介紹生動有趣,但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用他們的方法來整理資料,從而為大眾提供價值。

同樣地,早陣子我迷上了神秘學,經常去看某Youtuber的頻道,收看不同類型的有關神秘事件的影片。但是,那些資料實際上不是由那Youtuber找到的,而是由外國的不同人士找出來,而那Youtuber只是負責整理好資料。就是整理這個動作,令平時不會主動留意外國相關分析的我們知道了相關的資料,取得了價值,如果便繼續追看那Youtuber的頻道。

很多時候,學懂一些知識並不是終點,懂得整理好資料然後去整理和教育別人才更接近終點。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