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A是一位單身的女仔,聽說從來沒有拍過拖,她也未有因此而心急,似乎十分享受單身的樂趣。我對他的決定當然沒有任何意見,但我有時會想,如果我是她,我會有怎樣的感覺?
數十年的人生,都一直是單身,除了與家人一起生活外,從來沒有和其他人一起生活(未知有沒有曾經住hall?),也未有和朋友以外的親密伴侶一起相處,這在我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若換作我是她的話,我會有一種無奈的感覺。
無奈的是,我從來沒有走出我的Comfort Zone。
Comfort Zone 並不是指肉體上很舒服的地方,而是令內心感到安心的地方。當然,找一處令自己心安的地方過人生並沒有什麼不妥當,但如果就這樣完成整個人生,我們會否有一絲遺憾?
這是性格的問題:朋友A可能覺得沒有問題,但我會覺得很遺憾。
走出 Comfort Zone
我自問不是一個十分愛刺激的人,但我喜歡挑戰,喜歡新事物,喜歡向著未知的目標進發、摸著可頭過河的緊張感(但不要過分緊張!)我會希望自己在有限的人生裡,盡量經歷不同的事情,嘗試做不同的東西,走出 Comfort Zone 。
這樣做的結果是,我不時會遇到失敗:我試過在旅行時差點迷路,也試過在工作時犯錯。這些我都不享受,但現在回頭看,我十分欣賞自己之前那樣做。
你可能會說:「我也試過在旅行時差點迷路,也試過在工作時犯錯,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不,我指的是,我是一個在旅行前總會計劃去哪裡的人,也是一個在工作時十分認真守規則做事的人,但儘管如此,我也嘗試不去計劃地旅行,也嘗試在工作時試行新方法而犯錯。
我的Comfort Zone是計劃和守規則,離開這個Comfort Zone做事令我感到緊張。有些人的 Comfort Zone 是沒有計劃和不守規則(因為他們熱愛自由、不受束縛),他們要走出 Comfort Zone,必須要嘗試計劃和守規則。
以我的朋友A為例,她一直都享往無拘無束的感覺,結果雖然經常無計劃地做事,享受過程的刺激感,但其實她一直也活在她的 Comfort Zone,害怕遷就別人,害怕改變自己,結果她便一直單身。
對。接受到的話,那樣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我是她,我會嘗試作出一點改變。
踏出第一步,風景將會很不同
我最近開始了健身,也跟了一位健身教練,嘗試認真地鍛練身體。
在此之前,我雖然也有去過健身室,但我只是胡亂玩機,以及花很多時間跑步。成效如何?除了心肺功能加強了,其他效果也十分不明顯。我如果就樣一直下去,我也能有一定的運動量,但對於肌肉的鍛練和身體的塑造卻一定不會達標。
我必須要正式地學習健身,才能把自己推進另一個層次。
你可能會想,坊間有很多健身書籍,而且Youtube也有很多免費教學影片,看來實在不用花錢去學健身。正如學英文一樣,很多時我們也能透過Youtube、電視和電影來學習,那為何要花錢上堂學英文?
原因只得一個:自己學習的話,沒有人會提點你做錯的地方,也沒有人會告訴你一些更有效果的方法,結果我們只能很緩慢地進步。如果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我們以正確的方法學習,也有別人在身邊提點自己犯錯的地方,我們的進步將會來得很快。
這就是為何把小孩子放在外語環境下學習語言,會如此有效果:因為他們未有學過其他語言,沒有包袱,學得正確的話會學得很快;也就是為何公司喜歡聘請新鮮人大學畢業生而非有經驗的人做junior,因為這樣便確保他們是白紙一張,不會把錯誤的工作方式帶到工作中。
就是這種「學習的話便要認真學」的心態,我向前踏出了第一步,走出我的Comfort Zone(自行健身),改變我一貫的行事方式。
「改變一貫的行事方式」這個態度是很重要的。當然,最後你可能會發現改變還不如不變,所以走回頭路,這絕對沒有問題!因為你已經在改變的路上願意踏前一步!有這種經驗之後,你將來也不會再害怕走出Comfort Zone。
讓我們一起勇敢向前踏出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