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二百三十二):選擇

一位投行高層朋友最近告訴我,公司有意推他一把,安排他也為新分部的CEO,條件是他要在那新分部做數年的開荒牛。那新分部當然是在外國,在他讀大學的地方,因此他絕對沒有適應的問題。只是,當我以為他的回答十分明顯,他卻給予另一個回答。

正常來說,一位和我同年的人,能夠成為某大公司的新分部的CEO,當然是難得的機會:有多少人渴望爬上這個位置卻又沒有這個機會或實力?現在,我的朋友遇上了這個機會,他理應會想接受這個挑戰。

但是,他卻表示自己正在考慮,因為他的家人全都在這裡。我當下想,他應該只會離開幾年,之前又不是沒有試過,加上當上CEO之後薪酬及福利必定是現在的數倍,他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

他回答說,他認為家人最重要,這也是他當初在國外讀完書、工作了幾年後選擇回來的主要原因。「錢再多也買不到親情。」他以短短數字回應,但我也明白他的心情。

我也是重家庭的人,所以當初當我知道做核數師會令(大部分)人六親不認時,我便選擇不去做核數師,選了一條困難的路。我想,如果我當初什麼也不理,一心只是想進入大型核數公司作事業的踏腳石,我現在的成就可能更高。

但是,it is what it is。我現在看著自己,也沒有什麼不好,可能是比同年的人成就低一些。而事實上,人生根本就不應該互相比較,而且你看我好我看你好,對方的成就超然,但背後的壓力也可能是高得瘋狂。

沒錯,我們的人生從來都是不同的選擇。

選擇有好有壞,重要的是汲取教訓

政府在過去大半年來作出了很多不好的選擇,為香港帶來一個又一個糟糕的後果,但他們並沒有以民意、學者、政客的角度去審視每一個選擇,只是以「市民不明白、不包容、不體諒」、「市民被暴徒洗腦」、「市民為反而反」的角度去想,經常把自己看成為已經盡力做好事卻不受大眾接受的無辜者。結果,他們得不到大眾的接受,也得不到上頭的信任。

這,也是他們的選擇。

人生從來都是一場場未知的遊戲。我們的人生不像遊戲或故事書的情節,事情發展會黑白分明,所以,我們所作出的選擇從來都是困難的。

我們可以選擇聽從父母之言努力讀書,進入社會後成為乖乖的打工仔,也可以自少向賺到錢的人學習,把時間和精神放在創業的路上,最後可能會力為讀書不成的千萬富豪;我們可以選擇去把所有精神都花在公司之上,為公司盡心盡力,每個月賺取只夠糊口的金錢,或者向把精神花在自己的夢想之上,為自己而努力。

當然,我們不是先知,我們不會知道選擇的結果是如何,所以很多人都會傾向贛擇比較安穩安全的路,這並沒有錯。但是,我們必須要時刻為自己的選擇進行評估,去反思當下的選擇是否對自己和其他人帶來想要的效果?

是的話便繼續,否的話便從中學習,看看能否改善,十分簡單。

有選擇,也要有承擔

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利,而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要有承擔後果的義務。政府在過去的大半年作出了無數令人不齒的選擇,他們必須要承擔那些選擇所帶來的後果,不能把責任推給別人。

同樣地,我的朋友如果選擇留在這裡,不去做開荒牛CEO,他必須要承擔事業暫時停滯不前的困擾,但我相信那只是暫時性的,因為他太有實力了,他在香港必定有很多其他的上流機會。

而我,正在承擔著十年前選擇的後果:看到了同年的人有人已經成為了Financial Controller,CFO,或者Audit Partner,自己仍然是一個小角色,但這不要緊,因為我也有我的目標,而且我正在緩慢地向著那目標前進。

我相信,在不夠的將來,我必定能成為我心目中想成為的那個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