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二百三十五):你想身處在哪裡?

回想起來,當初在大學讀書和中學讀書,其中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溫習上:中學時幾乎人人也在公開考試前埋頭苦幹地溫書;大學時則每一個人也有讀書以外的事情要做。不同的環境,衍生出不同的光景。

環境造就我們

第二人生(二百三十五):你想身處在哪裡?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雖然我也贊成在大學裡應多做一些讀書以外的事情,但有些人實在太專心於讀書以外的事,結果他的GDP低得不堪入目。但是,今次我想說的並不是大學生的讀書態度。

我想說的是環境。為什麼我們在中學時的讀書態度和大學時的會不同呢?年紀大了?多了讀書以外的事情要做?成長階段的不同?我想這些都是原因,但我確信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所在的環境不同。

在中學時,我們與同班同學幾乎每一天也在課室中上課,一起面對校內和校外試,一起緊張地面對升學的壓力,有共同的目標,因此我們身邊的都是同路人、是伙伴,總是互相支持。這樣的環境造就出一起溫書學習的環境,而在這個環境下我們都全心全意投入在學習之中。

但是在大學裡,我們上課變得有彈性,即使在同一學系學習的人,在課堂A認識的人,和在課堂B認識的人可能截然不同,因為同一課堂有不同的上堂時間是很普遍的事。結果,除非約定了,我們很難與同一班同學一起上堂、一起學習、一起做功課、一起面對考試。儘管這能訓練我們在不同場合結識不同的人,但這令學習環境變得和中學時不一樣。

當然,中學的學習環境和大學的學習環境各有好處壞處,我在此不打算深究。只是,這的確是影響我們做事的重要因素。

正如一對孖生兄弟/姐妹在不同環境下成長會有不同的變化,最後變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我們在中學和大學的不同的學習環境成長,也會走上不同的路。

我們需要志同道合的人

第二人生(二百三十五):你想身處在哪裡?
Photo by You X Ventures on Unsplash

這就解釋了為何有些人會選擇普通地工作,安穩地生活,不作無謂的風險和惹上無謂的麻煩,只想朝九晚六地工作,在工餘時間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為何有些人會選擇走上創業之路,不希望為別人打工,不希望為了安穩而放棄追求夢想和人生,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燃燒自己,發光發亮。

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但們身邊也應該充滿著志同道合的人,或者經常接觸和自己想法相近的媒體。不論是哪個選擇都是個人選擇,沒有對和錯,也沒有絕對的較好或較差的結果。但是,這說明了環境的威力。

自從在大學畢業之後,我一直在打工,在不同公司工作,努力向上爬。在那些公司裡,我主要遇到的是同樣地以打工向上爬為目標的人,結果我們分享的想法也是類似,做事態度也是十分相似。

正到去年,我有機會與有自己生意的人一起合作,開始接觸做生意的世界。同時,我開始在網上看不同的外國創業家的影片,開始從他們身邊吸取不同的養分,例如創業家的做事心態、想法、見解等等。

我開始把自己從打工仔的環境抽離出來,並進入自行創造的創業家環境中學習。

這就是志同道合的人的重要性:他們會不斷地在我們耳邊說出他們的想法,為我們提供建立相似想法的平台的材料,加深我們已有的思想。

如果我們喜歡看電影,我們被其他喜歡看電影的人影響,變得更喜歡電影;如果我們喜歡做健身,我們會向其他喜歡健身的人學習,變得更喜歡健身;如果我們繼續打工,我們只會聽到其他打工仔對打工的感覺,變得更不願離開打工的世界。

不斷從環境吸取需要的養分

第二人生(二百三十五):你想身處在哪裡?
Photo by S O C I A L . C U T on Unsplash

最近我偶然地結識到一位剛大學畢業的人Cory。雖然他年紀輕輕,但他卻已經和不同的人參與過不同的創業項目,並且取得了相關的資助。雖然他手上的幾個項目也未為他爭取成功,但他卻未有放棄,繼續走這條創業之路。

當然,在創業成功之前,他仍然要生活,所以他和我及其他同道中人一樣,一邊打工一邊創業。他對我說,他並不出色,因為他認識了很多比他更出色的人。

他認識了一些比他更年輕的人,很早便走上創業之路,並且取得不錯的成績,賺到錢之餘也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對他來說,那些人才是值得學習的對象。

我覺我他只說對一半。

當然,創業成功並且賺到大錢的人,很理所當然地成為別人的學習目標,但對我來說,願意在年輕時踏出創業的第一步,並且努力地緊持著這份創業的心態,這份毅力和想法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須知道,成功要靠的除了是實力外,還有運氣。但是,如果我們不願意踏出第一步的話,我們永遠也爭取不到自己所渴求的成功。

我知道,我需要和這人做朋友,經常見面和討論,完善我自己所創造的創業家環境,也為了更鞏固我目前創業家的思想。

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要去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從他們身上取得需要的養分(即想法、心態和靈感),令我有更多動力、知識和智慧去做我們做的事。

結果,我們聊了兩個多小時。在這段時間裡,我很認真地聽他每一句說話,認真把他看在眼裡。我相信,我目前要以這個人為目標。唯有這樣,我才能向更大的目標進發。

************************************************************************

看完文章後是否知道更多了?歡迎你留言,或發信到電郵learning@iamdelusionman.com一起交流一下!另外,以下這篇文章可能可以解決你的其他問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