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做核數師的朋友閑聊數句。他剛在年初轉工,依舊是當核數師,只是轉公司而已。他在轉工前是做某間會計師樓的Senior Audit Associate,下一級應該是Manager,而我覺得他應該夠能力可以跑到普通中小企做至少是Assistant Manager的職級。但是,他仍然想停在當核數師的階段。
不同的選擇

我想,人工當然是他最關心的事。事實上有不少人也因為人工關係,總是離不開核數師的職位。這也很難怪,很多時核數師離開會計師樓,跑到一般公司做普通Senior Accountant / Assistant Finance Manager / Finance Manager,除非是有一規模的公司,否則很大機會會被減人工。
當然,我沒有做過調查,不知道這可能性有多高,但觀乎我的朋友從會計師樓走到普通公司後,他們也說用人工買了時間,我便多少也意會到他們人工的下降。
對我來說,賺到時間就好了。畢竟,用再多的錢也不能買到時間。我的話,我會在金錢和時間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時間。
這就是為何,我在離開校園後,沒有選擇做核數師的原因。
說回我的朋友。他轉工的第一考慮因素是金錢,這絕對可以理解,特別是他剛新婚,接下來可能就是計劃生小孩,這樣的話他實在需要一份人工不低的工作養家。另外,他也對我說他不想太悶。他在這幾年來見過了很多普通公司的會計,有些是很輕鬆,有些有點辛苦卻比不上核數師。他看得愈多,愈害怕將來有一天當他轉去普通公司工作,他便會有更多空閒的時間。他說他絕對不想發生這樣的事。
我笑問他是否在開玩笑?為何他的反應會像一些到了法定退休年紀而要強制退休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工作怎會很空閒很悶?人生下來不是為了工作,除了工作以我,我們也有很多有意義、值得我們投入時間的活動,例如對我來說,經營這個blog就是我工作以外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
他也被我問得無語了。事實上,走上了這條會計路的人,無時無刻都不知道應該怎樣繼續下去。要忙?要空閒?從來都是我們的選擇,也從來都不是我們的選擇。
最辛苦卻又最容易的路

我覺得,其中一個當會計師的誘因是,普遍會計師的路基本上是一條直路。很多人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在會計界做出成績,我們只需要在大學努力讀書,取得高分,之後努力爭取進入Big 4做4-5年,做到的話便做Manager,做不到便轉工,到大公司做Finance Manager,接著是Senior Finance Manager、Financial Controller、CFO等等。
以我所知,很多上市大公司的高層都傾向考慮有Big 4(或者Big 10)核數師經驗的人坐陣他們的財務部,因為他們要確保公司的帳目一定要符合會計準則,因此找一些曾經經常接觸不同會計準則的Big 4(或者Big 10)核數師便最為保險。
同時,那些公司的核數師通常是Big 4,如果財務部的管理層同樣也是Big 4(或者Big 10)出身,他們也會懂得如何與Big 4溝通。在這個商場如戰場的社會裡,多一個朋友好過多一個敵人。
換句話說,當一位大學畢業生能取得進入Big 4工作的登機證,他們能開始他的會計路。當然,不同人有不同的造化,也有不同的經歷,但只要咬緊牙關,努力向前,他們成為CFO的機會妣會比其他人大。
這裡要注意的是,我是說入到Big 4的話,我們的會計路是一條容易的直路。直路當然容易,至少比曲折的彎路更易走,但這將會是一條極其辛苦的直路,因為要在Big 4生存,我們必須要以燃燒生命的態度看待。我想很多人也在很多不同的渠道得知當中的辛苦,我在此也不用多說。
用時間和健康換來最終的成就(成為CFO),有人覺得很值得,因為他們知道其他行業也許比他們更慘(Marketing Consultants、ibankers、Laywers等等)。跟他們相比,核數師的五年經歷可能會比那些行業較好。有人會覺得得不值,但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選了會計,沒有退路,只要硬著頭皮繼續。
不太辛苦卻又充滿困難的路

如果我們大學畢業後當Big 4(或者Big 10)的核數師,我們將會走上一條最辛苦卻又最容易的路,那麼如果我們大學畢業後會細公司的核數師或普通公司的會計,我們又會怎樣?
前者可想而知是四不像:他們看過很多公司的帳目,可能比一般會計更了解會計準則,但若果與Big 4(或者Big 10)的核數師比較,他們的經驗卻不是一回事。他們會一直辛苦努力,卻是走上了彎曲的路,最後卻被認定沒有資格進入大公司的管理層。
至於後者剛會走上最不辛苦卻又充滿困難的路。他們要麼在普通公司做會計,要麼在大公司做會計,但他們理論上不會太忙:如在細公司工作,由於公司的交易數量不多,其帳目也不會太複雜,實在很難想像他們會有機伯工作至夜深(除非他們也兼顧很多非會計的瑣碎工作);如在大公司工作,他們的財務部也應該會較有規模,人手較多,每個人的工作理應不會太多太忙。因此,在普通公司做會計是會走上不太辛苦的路。
但是,這份舒適是有代價的。請不要相信一些人說:「在普通公司做會計比當核數師好,因為他們只懂得核數,不懂得做數。普通公司做數的程序和核數不同,因此當核數師後很難轉職到普通公司。」
相信這種說話的人,很大部分是覺得核數師轉職到普通公司是要做低級的記帳工作,而他們是做不來的。對,核數師可能是在短時間裡做不來,但他們的價值是對會計準則的認識。我想他們比一般會計文員更了解會計準則。
要在普通公司做會計做到Senior Finance Manager、Financial Controller、CFO等等,不是沒可能,但是要有一些特別的優勢。如果我們真的比核數師更了解會計,而且更懂得與核數師打交道,普通公司要管理層要升我們實在是再明顯不過的事,但這些人實在是少之有少,因為在普通公司做會計的人,可能連會計師的考試也沒有考過!因為當一個會計文員根本不需要會計師的頭銜。
這令大部分在普通公司做會計的人走上了一條不太辛苦卻又充滿困難的路。他們相對較為舒服的人生,令他們可能對Senior Finance Manager、Financial Controller、CFO等等的職位無緣。
大學的選修科將定義我們的人生?

一切都要由我們在選擇大學學科說起。
有人說,選擇大學學科是要從興趣著手,不然我們會後悔,但我認為這是在理想國度生活的人的想法。
事實上,大部分人在社會上的工作,都是與他們以前讀過的學科有關。要做醫生、律師、會計、或者其他理科的人的人,總要在大學時讀過相關的科目;即使是做普通文員的人,如果他們在大學時修讀市場、物流等,他們也會找相關行業做那些文員。
香港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從大學開始,我們大部分人的命運就已被註定。我們選擇了修讀會計的一刻,我們在大學畢業後選擇非會計的路的成本便會大增;我們在大學畢業後選擇不做Big 4核數師,我們在會計路上的成本也會增加。其他行業也許也是這種情況,也許也是有屬於他們的一條最辛苦卻又最容易的路。
這就是為何我在上文說:「從來都是我們的選擇,也從來都不是我們的選擇。」我們選擇走上這條會計路,卻往往選擇不了我們如何去走這條會計路。
看到這裡,你是否感到一股無助感?覺得不知道要怎樣去繼續餘下的道路?想放棄?想找到其他出路?很遺憾,在這方面,實在沒有人能幫到你,因為你的人生是由你來決定,別人再多的幫助也只是建議。
我的建議是:去看看那些例外的人。以上所說的,都是大部分人走的路,換句話說,有少數人選擇走其他路,而且當中有人成功了。他們可能成為了top sales,或者創業家等等,那些人都具有一般香港人沒有的非凡的特質,例如proactive,to-do attitude,不怕犯錯等等。他們不願意被自己的過去定義自己的未來,渴望主導自己的人生。
要成為那些例外的人,我們需要有改變的決心。
我們的會計路,是由我們所走出來的。

對於正在走上最辛苦卻又最容易的路的會計師們,你們可以繼續走在這條路上,而我也覺得你們應該繼續走下去,因為在路的盡頭也是光輝的未來;對於正在走上不太辛苦卻又充滿困難的路的會計人(可能不是會計師),你們亦可繼續走在這條路上,因為你們獲得了較多的時間,也許能在別的地方找到了出路;餘下的人,如果仍然打算走在這條會計路,我會建議要先改變心態。
作為傳統的四師之一,會計師的價值當然在於他們的專業會計知識。但是,隨著社會慢慢轉變,人們對會計師的要求愈來愈放眼在非會計知識的領域上。最實在的例子是,世上愈來愈多創投公司出現,而它們的帳目在傳統會計師的眼裡都是不堪入目的。那些公司自創立開始便一直蝕錢,卻依然有投資者願意投資,但在會計師的眼中,那些公司是應該面臨倒閉邊沿失敗者。
的確,很多這一類公司最後才倒閉了,當中卻出現了Amazon這類獲得空前成功的公司。這些公司在成功之前,也是被看作為失敗者之一,在傳統會計見解來說是不能成功的公司。但是,最後他們存活了下來,Amazon更成了全球最大市值的公司之一。
這說明了會計準則是跟不上社會的發展。熟悉傳統會計知識的人,根據他們的知識,並不能預見那些公司的成功。我認為這是一個突破點。
換句話說,我認為在「最辛苦卻又最容易的路」和「不太辛苦卻又充滿困難的路」之間,還有第三條路,或者說是小巷,是讓有遠見而又願意改變的人去發掘出來。
這當然也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也是走在時代發展趨勢的路。我們如果想走上此路,我們必須要在掌握傳統會計知識之餘,還要對這些創投公司有一定的了解,並且能將這些有遠見的創業家的想法,加進我們的會計見解,令兩者互相協助,為其他人(例如投資者)找到新方向。
例如,會計師如何以其專業知識去將一間創投公司的前景數字化?這裡不是指creative accounting或者window dressing,而是更精細地讓投資者看到一間公司的潛力,令這種公司獲得他們需要的資源。
走上這條路的人不一定需要有核數師的背景,因為核數師對傳統公司的經驗可能會令他們出現誤判;也不會要求有傳統公司的入帳經驗,因為那將會與傳統會計有分別;也不會很輕鬆,因為我們要努力不斷地改進自己,為自己拓闊視野。
這將是一條由我們自行走出來的第三條會計路。
************************************************************************
看完文章後是否知道更多了?歡迎你留言,或發信到電郵learning@iamdelusionman.com一起交流一下!如果你有興趣想一起寫文章,我也歡迎你來inbox啊!
另外,以下這篇文章可能可以解決你的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