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Q之路(七十五):QP考試技巧

今年的QP考生實在經歷了太多:先是本來的六月考試取消了,接著又說把十二月的考試提早一個月,最後又把時間改回十二月,更不用說有些本來打算考六月QP的人,因為其他理由錯過了報考十二月最後一次舊QP的無奈。

完Q之路(七十五):QP考試技巧
Photo by Ivan Aleksic on Unsplash

面對多事之秋的一年,即使已經一早考完了QP,我也對這一年的考生深感體諒,特別是正在做核數師的同學,很難想像他們怎樣去面對這些額外的壓力。

有些在Big 4工作的人可能比較幸運,其公司有專門的課程協助他們應付考試,壓力可能會比較容易處理;而在一般公司工作的同學,只能自己想辦法應付,或者出外找補習班幫手。獨自一人孤軍作戰實在是很辛苦。

我想,如果能幫手的話,我盡可能也想幫忙。我想起了以前我如何應付QP考試,雖然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但其實那些考試技巧與其他考試相似,即使經歷數年也應該仍然適用。

以下是我對應該QP的心得的總結。我就是靠這些技巧來完成QP,希望也能為大家提供一點靈感。

問題篇:Active Reading

完Q之路(七十五):QP考試技巧
Photo by My Life Journal on Unsplash

很多人看到QP的問題簿Session A便會感到很害怕,因為那是一條很長的問題,長度橫跨數頁紙。沒有概念的人(快要應考十二月QP的人應該不會沒有概念,除非他們還未做過past paper),可以去找找一些Past Paper看看(問朋友吧!)。

我記得當初我也是被那些超長的問題,以及很多細分的小問題所嚇到,心想究竟如何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它們?這當然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我們必須要有些技巧。

時間管理
首先,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舊制下,每一個Module只有3小時的作答時間,考生必須要完成兩個session的問題簿,一本為長問題,一本為短問題。我們平均只有約1.5分鐘去取得1分(除去閱讀問題的時間後),因此首先我們要訓練自己,當看到問題佔多少分數的時候,我們要知道自己有多少時間

我以前會把預計應該要用的時間寫在問題的旁邊,時刻提醒自己大約有多少時間可以花在某一條問題上。同時,我會把手錶放在桌面,再定時看看時間,確保自己不會放太多時間在某一題之上。

了解問題:
另外,面對有詳盡背景的長題目,與坊間所教的技巧一樣,我會先看問題本身,了解問題究竟需要什麼的回答,例如有「advise」的問題便要提供意見,答案最好有總結;有「Memorandom」的問題便要有格式,例如上款和下款;看看問題是要我們計數還是只用文字來解釋等。為了能讓我們在考試當刻瞬間了解題目,我們要盡可能看過往幾年的Past Papers。

Active Reading:
當了解了問題大約想要什麼答案之後,如果是session A,我們便要用心看那些背景資料。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能花時間認真地看背景資料一次,因此要盡可能把背景資料中的有用資訊抽出。

由於考試關係,背景資料會較有次序地列出,例如首幾段是關於問題一,之後一兩段是關於問題二等等。由於我們在看背景資料之前已了解過問題的要求,我們心裡大概知道需要什麼資料,令我們能更有效率地把有用的資訊從背景資料中抽出來。

另外,有些資料是背景資料不會明示。以Module A為例,如果是關於Consolidation但不是100% acquisition,他們不會明示是否有control。如果有收購比例超過50%,即代表有control,同時也會知道NCI的股份佔多少百分比。這種資料先寫在問題/背景資料旁邊會令我們有需要時,能更快找到相關資料。

答題篇:分數為本

完Q之路(七十五):QP考試技巧
Photo by Jeswin Thomas on Unsplash

分數為本:
作為考生,我們要緊記一件事:我們正在考試。在工作上,我們需要確保數字的準確性,但在考試裡,即使最後的數字是錯誤,我們也可取得步驟分,因此如果不確定最後的數字是對是錯,除非我們的時間十分充裕(機會很低),我們還是把重點放在取分之上。

有時候,一些基本的加減計算也會有分,所以當我們在溫書時,我們盡量為一些經常會出現的計算,整理好有關的步驟,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的加減,到時照著寫便行,有如中醫一樣「照單執藥」。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取得高分,這種做法可能不適合;如果我們只是想取得合格,那我們便需要了解那些分數是垂手可得。

以Module A為例,當填那張A3 Worksheet時,把Subsidiary的數抄上Worksheet上便有分;當考試即將完結,即使還未做好所有Adjustment,最後也要橫向把做加總,確保我們的答案有consolidated的數字,這樣多少也會取得一些分數。

另外,計算Goodwill的步驟是很固定,我們把過程記好,在需要作答時把那幾個項目寫在答題本上,相關數字在閱讀背景資料時同時抽出便成 ,這樣至少最得步驟分。

Application
在以前的QP裡,對於某些文字題,抄寫定義總會有分。隨著考官愈來愈重視考生的應用能力,他們會期望考生把一些從Leanring學會的概念應用在題目之上,因此在作答時盡量針對題目的情況回答,需要時引用題目中的某些資料,令考官看到考生應用方面的能力。

如果時間許何,最完整的當然是先把概念的重點抄寫在答題簿,再引用題目的情況作答,否則我覺得可以把重點放在概念應用之上

溫習篇:Past Papers

完Q之路(七十五):QP考試技巧
Photo by Alissa De Leva on Unsplash

溫習Past Papers:
只要有考過公開考的經驗,我們便會知道應付考試的不二法門就是溫習Past Papers。印象中,我記得HKICPA官網有一些比較近年的Past Papers可供下載?可能我記錯了,但如果真的是應考的人,在溫習時必須放多些時間在做Past Papers上。

我想依然有人會覺得應該先溫好Learning Pack裡的概念後,才開始溫書Past Papers。這其實是最理想的方法,但我們正在活在不理想的世界。很多人因為工作和其實事情,不能花太多時間來溫習。在有限的溫習時間下,考生必須要有效地運用溫習時間來準備考試。

如果真的很難抽出時間,我覺得能直接溫Past Papers,因為很多時候Past Papers總會有一些範例,例如Module A問有關Control的概念,之前已經在很多角度下問過無數次,把相關的題目都看過後我們總會知道有什麼重點是能取得分數。集中精神溫習那些便行。

題外話,我想即使下年轉新制QP,同樣的方法也能使用,一來是第一屆,沒有相關的Past Papers作參考,用舊制QP的Past Papers作參考也是無辦法之中的辦法,二來會計準則其實也沒有大變,只是考試模式有改動,一些概念的重點也應該依舊。

速度、寫字和閱題訓練:
另外,溫習Past Papers的重要性在於練寫字。試問有多少人現在仍然會用筆寫字?我想很多人也都習慣用手機/電腦打字,一來不記得寫字的手感,二來不記得如何寫得一手清楚的字(已不需理會寫出的字是否美麗),三來長時間書寫也會令前臂支持不住。

很多人也會建議考生事先做一下Past Papers:是指親手在限時內寫出答案,而非用心想。我也相信這是應付QP的不二法門。另外,我會建議親手多寫幾次經常重複的概念,那麼在真正考試時便不會寫錯。

除了練寫字外,考生在親手作答Past Papers時也能順便訓練自己的閱題速度,怎樣去在提升閱題速度的同時,成功從題目中抽出大部分有用資料。正如要學會駕車,現再多的模疑駕車也不及數次真正的實戰駕車。

看來在溫習Past Papers上也需要花上很多時間,所以如果真的沒有太多溫書時間,我覺得不如只看會計概念的重點,畢竟這是會計考試,取分才是最重要。

筆記篇:準備好自己的筆記

完Q之路(七十五):QP考試技巧
Photo by AltumCode on Unsplash

最後就是筆記。由於這是open book test,我們可以把所有有用的筆記都帶進試場。可是,在有限的考試時間下,我們又有多少時間能翻閱筆記?

因此,事前好好整理筆記是很重要的功課。如果在有需要時我們才慢慢翻閱筆記,查看要抄的答案,那樣便不會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試題。這也是平時操練Past Papers的作用:令我們記得某些重要的概念的重點。當面對我們不太熟悉的題目,我們才去查看筆記。

分類筆記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我們把不用的會計概念分門別類,用Index來分開,同時把相關Past Papers的有用答案也放在一起,當我們需要翻閱筆記時,便能一次過找到有用的資料。

如果真的沒有時間溫習Learning Pack的概念,把它們當作參考的筆記帶進試場也許能求個安心;如果有時間在事前用自己的文字記下重點,就用耶些作為筆記。補習筆記當然是另一個有用的筆記了。

另外對於一些經常出現的概念,我們再額外記下並分開收錄,放在筆記的最前,在需要的時候便能很快地找到。

另外,收到Learning Pack時我們同時會收到一本小簿仔(Flashcard),那在某些時候也會有用。當試題出現一些冷門的題目,要求考生簡單討論一下時,那本Flashcard就是救念繩,能快速找到相關資料,因此考生最好也把Flashcard帶去試場。

雖然有筆記在手,但記住千萬不要依賴它們,因為花多一分鐘在翻閱筆記,便少了一分鐘作答:那是值1.5分的一分鐘。

總結

作為最後一屆的舊QP考生,有比之前的考生更大的壓力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即使最後不合格要重考,我覺得也不用太擔心,因為一來我們已經對大部分的考試範圍有認識,二來新制下的QP可能比舊制還容易?我也不知道了,但如果新制的第一次考試比舊制還難,公會一定會被人一眾考生狙撃,那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利。

最後只能說一句:努力加油吧!

************************************************************************

看完文章後是否知道更多了?歡迎你留言,或發信到電郵learning@iamdelusionman.com一起交流一下!另外,以下這篇文章可能可以解決你的其他問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