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結的稅務盤點

BY 阿葦 – 稅務新鮮人

前言

公司年結的稅務盤點
Source: Pexels

2020年疫情肆虐,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同的負面影響,也讓老闆們去思考如何業務升級轉型,搬到網上平台,利用科技促進業務營運,破舊立新,安排員工WFH等等。

像SARS 一樣,每當瘟疫過後,就是經濟結構轉型,催生不同新經濟的時段。疫苗大流行後,會是數字經濟,大數據,金融科技的時代嗎?傳統產業會否因此而式微及被取代嗎?

疲於奔命的PEAK SEASON

每年12月,不同公司的財務人員都忙於準備年結,迎接一年一度的 Peak Season,也是Auditor東奔西跑的時段。

12月作年結日的公司,在稅務上,被稱作為 D Code 納稅人,如公司有委任稅務代表,其利得稅報稅表的提交期限可申請延長至8月15日(每年會因應公眾假期而調整),否則需於報稅表發出日期後一個月提交。

D Code也是各個從事稅務行業人員的惡夢,因為需要在5至6月開始處理源源不絕的報稅表,每年的時間都很緊迫,需要客戶財務部及Auditor的互相配合,加班工作,才能勉強處理大部分報稅表(是的,總有小部分客戶十問九唔應,Auditor也未能開始進行 Audit,而導致所有事情滯後。)

那麼,經歷過疫情重創的一年,公司及個人在稅務上在什麼事項需要注意?阿葦嘗試預視一下及整理以下要點。

年結時,老闆及財務人員需注意的稅務事項

公司年結的稅務盤點
Source: Pexels
  1. 首當其衝,聽得最多的當然是收取「防疫抗疫基金」、「保就業」等的紓困措施的資助是否需要納稅?

    稅務局網站也增設了專欄去解釋紓困措施的稅務處理(網址

    防疫抗疫基金兩輪措施的稅務處理安排摘要 (網址

    根據稅務局網站,任何企業根據防疫抗疫基金項目收取補助金、津貼或其他財政資助,均可就該等款項獲豁免繳付利得稅(某些款項不適用)。稅務處理簡單直接,人人都懂。阿葦反而關心各家公司在財務報表上如何PRESENT這筆款項,這很取決於公司財務人員及Auditor如何編製財務報表。若能把這Item在財務報表上明顯列示,在編製利得稅計算表時,稅務人員也能把該筆款項從Assessable Profits中勾出,讓公司享受稅務豁免。
    .
  2. 另一關注點是如何在僱主報稅表及個人報稅表處理該筆資助。根據稅務局網站,除特定個人外,僱主需要為其僱員在2019/20及其後課稅年度僱主報稅表,申報根據防疫抗疫基金項目所收取的款項。而個人(作為僱員)也需一如既往地把其2019/20及其後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申報當年度工資薪金。

    在「防疫政策」下,公司可就防疫抗疫基金項目所收取的款項豁免繳付利得稅,反而僱員則仍需繳付當中產生的薪俸稅,對生活艱苦的市民大眾來說,除了能短暫地「保就業」外,實際作用不大。

    市民大眾如在年中不幸被解雇遣散的話,記得向稅務局申請暫緩繳納2020/21年度的暫繳稅,以「保Cash Flow」
    .
  3. 被解雇遣散的個人,有部分應能獲取公司提供的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HR及僱員個人需要留意款項計算是否正確,以及反映在僱主報稅表中。
    .
  4. 2020年是WFH的一年,公司應在2020年購買了不少個人電腦及相關設備,會議軟件等以方便員工在家工作。購買電腦硬件軟件的支出都合乎資格申請 Depreciation Allowance 或 Prescribed Fixed Assets 等稅務扣除,有效減輕公司的稅負。
    .
  5. 疫情下經濟蕭條,不少公司的業績也因此而大受打擊,盈利與去年比較應大幅下跌,相信不少公司會在2020/21年度獲得退稅支票。至於業務上在2021年是否需要作重大改變,迎合時代發展,這很考驗各個老闆的遠見策略。阿葦相信2021年的營運環境也不會有重大改變,疫情在疫苗誕生的情況下仍需持續多一年。
    .
  6. 對於大型跨國企業,過往一年處理過國別報告的申報後 (CbC Reporting),在2021年仍需每年向稅務局作一次國別報告通知 (CbC Notification)。TP Rules 生效了數年,公司也應逐漸習慣每年關於轉讓定價 (Transfer Pricing) 的合規需要。
    .
  7. 回顧2020年的業績時,也嘗試回顧在COVID-19下,企業集團的供應鏈條,價值鏈,關聯交易在年度有否產生重大變化?對來年編製Master File 及 Local File 時,是否合適用作解釋業務變化,利潤率變化的原因?
    .
  8. 國際稅務方面,人員不能出國,甚至滯留在別國,個人會否因此而成為別國的稅務居民而需繳交當地的個人所得稅?公司會否因個人滯留在別國,而在別國產生常設機構(Permanent Establishment),因而需因常設機構產生的利潤收入而需繳付別國的企業所得稅?香港公司會否因決策者在中國內地而影響申請稅務居民證?

    中國在國際稅務方面其實也走得很前,在2020年8月份曾發出過熱點問題解答。讀者可作參考:疫情防控期間稅收協定執行熱點問題解答

    其他國家有自己的判斷方法,需要讀者自行做 Research 或 咨詢會計師或稅務師的意見方為穩妥。

未來世界的預想

公司年結的稅務盤點
Source: Pexels

全面推行WFH 是否適用於亞洲國家,這仍是疑問。總有些高管心態覺得需要面對面接觸,才覺安心,易於管理。如果WFH奏效的話,辦公室是否不需要了?一向財務自由,只收取被動收入來過活的業主又會怎樣?

阿葦沒有水晶球,但商業環境若繼續以此方向發展 Reform,相信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也有很多新經濟新科技逐漸興起,未來世界會變得更有趣。

如有任何問題,阿葦歡迎大家在網站留言或發電郵到 ahwaitaxissue@outlook.com 詢問,也歡迎大家與阿葦交流及討論一下稅務知識及實際操作的事情。

如閣下稅務狀況複雜或者需要技術事宜分析,建議尋找富經驗的稅務師作專業諮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全是根據阿葦本人對稅例理解及實務經驗所撰寫以及只用作分享用途,不能也不應視作為稅務諮詢意見,如任何人因以上內容而蒙受任何損失,恕不負責。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