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Q之路(八十三):HKAS 36 資產減值(Impairment)- 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和使用價值(Value in Use)

當資產被購入,公司需要定時進行評估,看看它們它們的價值有沒有改變,有得話便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一般來說,HKAS 36適用於所有長期資產減值的處理上,除了某些資產減值已被包括在其他會計準則裡,例如存貨(inventory)的減值處理而被包括在HKAS 2 Inventory裡。

資產減值(Impairment Loss)就是字面的意思,即某資產不再值某個價值,例如某資產的帳面價值為$1,000,即我們預期這個資產會為我們帶來$1,000的經濟效益,但在經濟轉差時,某資產可能不再值$1,000,結果產生資產減值(Impairment Loss)。

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的指標(Indicators)

根據HKAS 36,在每個報告期(Reporting Period)裡,公司應該要為其資產進行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針對以下資產,公司必須進行年度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

  1. 擁有不確定使用年期(Indefinite useful life)的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
  2. 還未使用的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和
  3. 在企業合併時產生的商譽(Goodwill)

那麼,我們除了強制的年度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我們應該如何決定是否進行測試?HKAS 36為我們提供一些參考指標(Indicators)。假如公司遇上了這些指標(Indicators),HKAS 36便會建議公司應該是時候進行測試了。

首先是外在資訊來源。假如當下出現以下的外在資訊來源,公司應要留意一下:

  1. 公司獲得很明顯的證據,證明資產將會出現重大的價值下跌,而該跌幅比起在一段時間後/正常使用後的減值更大,例如某些產品在可見的將來將不會被使用,令相關的製作機器價值下跌。
  2. 公司本身或公司所在的行業將會出現重大改變,例如科技上的改變、經濟上的改變,為公司帶來極大負面影響,令相關資產的價值會大幅度下降。我想最近期的例子就是科技公司華為因為被外國制裁而不再能生產大部分高端科技產品,令其資產需被大幅減值。
  3. 市場利率或其他市場的投資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ment)上升,令計算資產減值時所用到的使用價值(Value in Use)下降(市場利率與使用價值(Value in Use)成反比,下文會詳細說明),從而令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少於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出現重大資產減值。
  4. 公司的禎產淨值的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大於其總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因此要進行資產減值。

然後是內在資訊來源。假如當下出現以下的內在資訊來源,公司應要留意一下:

  1. 有證據證明某資產已過時/損壞。
  2. 公司本身或公司所在的行業將會出現重大改變,例如科技上的改變、經濟上的改變,為公司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影響相關資產的使用,例如資產將被空置不用,計劃重組而使相關資產在預期使用的年間內被計劃棄置等。
  3. 通過內部評估得知某資產的經濟表現會差過預期。
  4. 針對子公司的投資(Investment in subsidiaries)、聯營公司的投資(Investment in associates)或聯合協議的投資(Investment in joint arrangement),投資者認列投資的股息,同時確認在單獨財務報表上投資額的帳面價值大於合併報表上的被投資方的淨資產(包括商譽(Goodwill)) ;或股息大於子公司的投資(Investment in subsidiaries)、聯營公司的投資(Investment in associates)或聯合協議的投資(Investment in joint arrangement)的總綜合收益。

當以上的指標(Indicators)出現,我們便要進行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

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過程

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的理論很簡單:比較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和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然後選價值較細的一方。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則是比較公允值減去棄置成本(Fair Value less cost of disposal)和使用價值(Value in Use),然後選價值較大的一方。

公允值減去棄置成本(Fair Value less cost of disposal)是指假如在市場上賣出資產時,市場參與者在量度價值當日將會願意付出的金額,減去棄置的成本。棄置成本的例子有:法律開支、印花稅、移除資產的開支等

使用價值(Value in Use)則是指公司預期資產會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現值(Present Value)。

當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大於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該差額將會被認列為資產減值損失(Impairment Loss)。按此道理,公司不一定需要同時找出公允值減去棄置成本(Fair Value less cost of disposal)和使用價值(Value in Use),因為:

  1. 如果公司找到公允值減去棄置成本(Fair Value less cost of disposal),而那數值比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大的話,假如它比使用價值(Value in Use)大,它就會被當作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則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比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大,那便沒有資產減值損失(Impairment Loss)。用同一邏輯但公允值減去棄置成本(Fair Value less cost of disposal)和使用價值(Value in Use)位置互換,結果也一樣。
  2. 如果公司找到公允值減去棄置成本(Fair Value less cost of disposal),而那數值比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大的話,假如它比使用價值(Value in Use)小,則使用價值(Value in Use)就會被當作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則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仍然比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大,也沒有資產減值損失(Impairment Loss)。用同一邏輯但公允值減去棄置成本(Fair Value less cost of disposal)和使用價值(Value in Use)位置互換,結果也一樣。
  3. 如果公司找到公允值減去棄置成本(Fair Value less cost of disposal),而那數值比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小的話,則公司也需要找到使用價值(Value in Use)並把兩者進行比較,取價值較大的一方為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再與帳面價值(Carrying amount)比較。

公司會為資產進行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但是當某資產未能獨自產生現金流,公司便會為現金產生單位(Cash-generating unit)進行測試。現金產生單位(Cash-generating unit)是指可產生現金流入的最小可辨認資產群組,而其現金流入大部分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資產群組的現金流入。

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 – 使用價值(Value in Use)

針對使用價值(Value in Use),我們需要考慮以下元素:

  1. 它包含公司預期資產會產生的將來現金流;
  2. 它包含預期與實際將來現金流的潛在差異(時間上或金額上);
  3. 它包含代表當前市場零風險利率的金錢的時間價值(Time value of money);
  4. 它承擔資產所擁有的不確定性的代價;
  5. 它包含其他元素,例如缺乏流動性等。

簡單來說,公司在計算使用價值(Value in Use)時,他們需要找出公司預期資產會產生的將來現金流,直到它被棄置(和當時的價值),以及找出最適當的折現率(Discount rate)來為將來現金流進行折現。

在舊制的Module B/新制的Module 12,我們學過如何進行現金流折現(Discounted Cash Flow)。事實上,有一些會計準則中也會提及到這個模型,例如HKFRS 16 Leasing、HKFRS 13 Fair Value Measurement、HKAS 36 Impairment。簡單來說,公司需要為將來的現金流進行合理的預測,例如針對行業發展、前境、營商環境、地區經濟等等,設下合理的假設,並以數字反映這些假設,從以獲得將來現金流。事實上,很多公司的管理層也會使用內部的財務預測(一般來說約五年就好,太長就不準確了,而且一般會預期成長會穩定下來)來進行不同計算,可以的話公司也可利用這些資料來進行現金流折現計算。

例如,如果公司是一間電商,在當下疫情仍然影響社會,人與人仍然會避免外出,盡量留在家中,在網上購物,這對電商來說實在是一個大機會,且看HKTV Mall在2020年6月開始就從低於$5的股價,升至2021年2月的按近$16的最高位,升幅達2.2倍,便知道網上電商在這種時期下的優勢。在這個時候,接單量可能會增加,令資產的損耗更大,於是預期會有更大資產減值(更快需要更換)。

這裡要注意的是,在預測將來現金流時,我們要按當下資產的狀態來估算,不能去預測資產的將來狀態的轉變來作出相應調整(因為說穿了那只是吹水)。而且,將來現金流並不包括融資活動(Financing Activities)所產生的現金流,以及以稅前的狀態計算。

這個測試通常會用在獨立資產上,但如果沒有獨立資產,我們便會考慮一系列的資產(最小的現金產出單元(Cash Generating Unit, CGU))。例如,公司辦公室的桌子獨立地看的話不會產生經濟效益,但如果整個辦公室一起看,同事在那裡工作便會產生經濟效益,這樣的話我們便會考慮一系列的資產來評估。如果一系列的資產沒有共同的使用年期,公司可以考慮盡量使用較長的年期來計算那一系列的資產。

下次會說說商譽(Goodwill)的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


看完文章後是否知道更多了?歡迎你留言,或發信到電郵learning@iamdelusionman.com一起交流一下!如果你有興趣想一起寫文章,我也歡迎你來inbox啊!

罔相心室(CHI): https://chinese.iamdelusionman.com/
罔相心室(ENG): https://iamdelusionman.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amdelusionman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roadoflearning2020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ickki_mong/
MeWe: https://mewe.com/i/yickkimong

另外,以下這篇文章可能可以解決你的其他問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