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ursuit of Success(七十六):越洋而來的指導(上)

「相心,你好嗎?最近工作怎樣了?今次我來這裡的最大目的就是與你談一談,好好了解節你的工作,並想一想如何可以幫到你。」 當下,我正身處在某酒店地下的咖啡店。該咖啡店內人不多,差不多都是外國人/內地人,不難想像他們是正在遊覽香港的遊客。他們有的用不同的語言談天說地,有的則獨個兒一邊享受著咖啡,一邊把玩著手上的電話/平板電腦,但他們全都吸引不到我;即使是面前的那一小杯苦澀的cappuccino也吸引不到我的注意。 當下,我正被面前的那個人吸引著:他一舉手一投足都繫動著我的神經。那不是因為對方的言行舉止優雅得令人不能把視線從他的身上移開,而是得不得不用心地去留意眼下這個人的每一個動作和說的每一個字,心怕有些東西遺漏了,或者錯誤解讀了,最後出現不好的結果。 看來我太緊張了,我應該放鬆一下,反正說穿了眼前的這個人和我一樣,都是普通的人類,只是他是比我職位高很多級的公司的CFO而己。 事實上,這次的會面令我想起叻哥,令我想起以前不怕羞地主動找CFO談話的那個年少輕狂的我。…

0 Comments

The Pursuit of Success(七十五):周身刀

記得去年年中的時候,我忽然收到某位新同事R的skype message,問我有關MPF的事情。他當時以為薪酬與MPF方面的事情也是在我的職責圍之內,但我告之他我並非負責MPF,他可能要找人事部的同學幫手。(直到昨天,我才知道原來有很多公司會安排會計部負責同事的薪水,而非人事部。例如酒店業。) 當我以為事情完結了,我卻收到那位同事R的另一個skype message,說不用麻煩人事部了,他已經到網上看過有關的勞工條例,他已找到問題的答案。 那一刻,我「O咀」了。我從沒有想像過有人會話樣回應,而非「那我便找人事部問問吧!」、「我看還是算了,其實我的問題也不是那麼重要,不用那麼麻煩了!」等等。那就像是一位十分乖巧聽話的同學,每天放學回家總會備課,或者閱讀課外的額外知識,結果令老師都十分高興。…

0 Comments

The Pursuit of Success(七十四):歡迎再次光臨

很久沒有上來了,也很久沒有寫文章了。 之前有幸被邀請在某個會計平台寫文章,自問能力有限,只能分享一下平時工作的遭遇與自己的看法,但最後收到通知,說該平台要進行革新,結果便停筆了。 筆是停了,內心卻靜不下來,經常回思亂想,看來十分符合我「罔相心」這個名字。畢竟,人只要仍然生存,便會遭遇到很多事情,有開心的,也有傷心的;有令人氣憤的,也有令人感到平靜的。雖然我的人生資歷尚淺,只有二十餘年;雖然我的文筆平凡,只能以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雖然我的知識和學識有限,未能提出令讀者眼前一亮或者「一言驚醒夢中人」的觀點,我也希望憑藉我這雙手及這雙眼,將我的普通故事和普通想法展現在人前,在我有限的生命中,在這個世界留下一點什麼。 那一點什麼之前暫時被停止了,時間是一年前:我最後更新這個blog的時間。我不敢去想還有沒有人記得我的文章,還有沒有人想看我的文章,還有沒有人還期待我的分享與見解;這一刻我只想重新開機,重啟我那熱愛創作的寫作之心,重回那一個我仍未曾完成的寫作之夢。 於是,我忽忽的把之前仍然在此貼出、但而在別的地方發表的文章在此發佈,把過去的都了結了,在這一刻再一次重新啟動。…

0 Comments

The Pursuit of Success(七十三):懂得做老闆/上司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不是每一位老闆都懂得做老闆;同樣地,不是每一位上司也懂得做上司。如何為之「懂得」?是否為公司賺到錢、做好開源節流的就是「懂得」做老闆/上司?我認為只有當一位下屬從心佩服你、真心希望為你分憂的,你才算是「懂得」做老闆/上司。 「你辛苦嘛?」、「對不起,要你在短時間做這麼多工作。」、「我警告你,你不要再超時工作了!」我從沒想過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從上司口中聽到這些說話,而且那位上司更是一位香港女性!   自我懂事開始,我便從很多人的口中聽到他們對「上司」這種生物的不同的形容詞:不體諒、不負責任、不工作、只懂得做做做的工作狂、有錯便只懂得罵人的混蛋...在數年的社會工作經歷令我得知即使以上的形容詞有點過分,但當中亦有正確的部分。我並不是有心說自己舊上司的壞話,但我真心覺得他不是一位好上司:他不負責任,將所有工作都交給下屬做,每當有其他人問與那些工作相關的問題,他便理所當然地說不知道,但當出錯便指摘負責的同事。 我確信一位上司必須學會將自己的權力下放,一來這是管理的哲學,二來這可以給下屬一些學習的機會,但這並不是說上司可以將所有責任都下放到下屬身上。我為何知道我的舊上司不負責任?只要看到他比誰也準時上班下班、在上班時可以到淘寶網購物,任誰也能想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也不排除他能力過人,很快便把工作完成,但這個可能性十分低)…

1 Comment

The Pursuit of Success(七十二):工作與私生活

對於香港人來說,工作與私生活彷彿是兩個然截不同的世界。在公司裡,打工仔們要努力工作,藉著燃燒生命來趕deadline交report,絲毫不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遑論能與同事有私底下的交流和聯繫。而且,辦公室裡複雜且令人生厭的政治更令人不想與其他同事有超越同事的接觸。結果,香港人徹底地將人生分成工作人生和私生活人生,就似進擊的巨人一樣,以高牆將兩個世界隔開,以取得有限度的自我保護。 我相信這種情況能應用在絕大部分的香港人身上。幸運地,在這個新環境裡,我看來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首先,辦公室不大做就了一個良好的交流環境。事實上,辦公室政治很多時會出現在大公司裡,因為大公司的架構大,人數又多,為了上位,競爭是必然的行動,結果便做成互相攻擊的情況。回想自己在舊公司時即使架構頗大,卻遇不到這情況,實屬幸運。現在在這規模較小的跨國公司裡工作,這些辦公室政治的出現機會也都大大減少了。 除了公司的規模外,公司的文化和同事的態度也是影響辦公室政治出現與否的因素之一。我認為如果公司的文化是互相競爭,而同事們都是一些十分有野心的人,那辦公室政治的出現便不能避免了。幸運地,我的公司並未有這些文化和同事,令我十分放心。 為了讓各位了解我現在的工作環境並從中學習,我打算在些分享一些我認為十分值得效法的行為:…

1 Comment

The Pursuit of Success(七十一):新環境,新見聞

小弟在準備寫這篇文章時,專登看看The Pursuit of Success(七十)是何時寫的,結果時在一年多前寫。回想當初在寫這個題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所見所聞,希望為自己的學習人生進行記錄的同時,為大家分享別人的學習/工作態度。 如果你曾經看過這七十篇文章,你應該知道叻哥曾經在我的人生中帶來不少影響:他令我知道不同於東方的西方學習/工作態度:例如主動學習、要執行而非止於口說、要適當地表現自己而非默默地埋頭苦幹等。…

0 Comments

The Pursuit of Success(七十):國際會議的小薯仔

還記得我在去年十一月時說過,我在去年十二會出席一個國際性會議嗎?(我在《高手拆解CXO(一)》一文中曾經提及過)經於一些特別原因(我想是因為大部分講者都沒有空吧!),該會議改為在二月上旬舉行。時光飛逝,很快便到了那日子。 當初叻sir叫我在會議前想想要怎樣準備,於是我便為自己訂下了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後發覺不太有用,因為我設計那些準備的目的是要令自己成為行業的專家,但在場人士每一位也是專家,並且有適當經驗,我這速成的所謂專家又有何班門弄斧的機會? 於是,我將準備工作的重心,由行業的知識,轉為與人攀談的技巧。我認為這是一個初級員工應該要學會的能力──懂得如何和高層人士、生意伙伴及成功人事對話,將事業發展是無往而不利的。當然,這也不是短時間可以學會的能力,而是要不斷累積經驗去學會。 那天終於到了!不管我覺得自己是否準備好了,我也要硬著頭皮出席那活動。 當天我一早便到達,並嘗試去找別人談話。可是,那顯然是太早了,只有三、四個人到場。我鼓起勇氣,主動接近一位法國人和一位美國人。那位法國人的公司是該活動的sponsor之一,他十分年輕,不足四十,卻是該公司的董事,十分能幹。他以歐洲人口音和我分享了他的工作及平日的活動,我雖不致完全明白,卻也大概聽得明白。我知道他應該想和其他CXOs談話,但當時太早,沒有人,才願意和我這位小薯仔說話了。…

0 Comments

The Pursuit of Success(六十九):Acqa Luna上的雪茄夜

公司最近完成了一個大project,便舉行了一個慶功宴,和一眾合作伙伴一起到Acqa Luna上喝酒食飯,並誠邀有興趣的同事一同出席。 Acqa Luna是什麼?它叫張保仔帆船,若你曾經到過尖東海旁(不可能未去過吧?),你必定會看見一隻揚著紅色帆的帆船,那就是Acqa Luna了。它是由主理本港多間頂級時尚餐廳之…

0 Comments

The Pursuit of Success(六十七):瘋人會(MaD) – 第二次Networking(三)

先說兩則故事: 「從前,森林的神為了決定森林的王者是誰,便出題考驗當時的候選人:獅子、老虎和狼。衪問:『如果要你們選擇一種最想要的食物,你們會選那種?』老虎和狼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肉類,但獅子卻說牠會選擇植物,因為牠想維持森林的生態系統,所以不忍心獵殺其他動物。森林的神十分滿意獅子的態度,於是選擇了獅子成為森林的王者。」 「從前,有一對東方夫婦和一對西方夫婦乘搭火車。東方夫婦買了兩張車票,但西方夫婦只買了一張。當閱票員前來查票時,西方夫婦的其中一位立即躲起來,而另一位則在房內(我想是長途火車裡供乘客休息的房間)伸出唯一一張車票。東方夫婦知道後,便在回程時跟著西方夫婦上車時的做法,買了一張車票。這時,西方夫婦卻未有買任何票。當閱票員前東方夫婦的房間查票時,東方夫婦的車票被他拿走──原來,那位閱票員是西方夫婦的其中一人假扮的!」 以上兩則故事都是主持人的開場白。他用第一則的故事,說明要在科技創新的生態系統裡稱霸,必須要有互相幫助、共存的心態;他以第二則說出東方國家在科技創新的命題上,必須要擺脫跟從西方國家、做其影子的形象。 接著,由Victor…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