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女.相心(一百四十三):逆流而學(十四):雙臉
自懂事開始我已知道人並不只有一面:儘管不會像《二十四個比利》一書的主角比利那樣,擁有二十四個不同的人格,但一般人有多種性格/處事手法卻是自然不過的事。若果說某個人只有一種性格,那他應該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他不懂得在現實生活中進行自我調節,打算用一種態度走天涯,不懂得用不同態度面對不同的人,結果當然會處處碰璧。...
自懂事開始我已知道人並不只有一面:儘管不會像《二十四個比利》一書的主角比利那樣,擁有二十四個不同的人格,但一般人有多種性格/處事手法卻是自然不過的事。若果說某個人只有一種性格,那他應該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他不懂得在現實生活中進行自我調節,打算用一種態度走天涯,不懂得用不同態度面對不同的人,結果當然會處處碰璧。...
離開舊公司已有兩年多,上一次與舊同事A吃飯已是一年多前的事。近日剛好在生日留言說道是時候再見了,對方二話不說便答應,並快人快語地說:「地點時間你決定!」男人就是這樣的爽快,不消一刻便決定了見面。...
上司又再次喚我進房。我已經不記得這是我的第幾次被上司喚進房。...
每天早上回到公司,或者晚上離開公司,總會遇到某幾個經常見到的大廈保安。每一次見面均點頭示好,或是寒喧數句,久而久之,我們都成了某程度上的熟人。某天,大廈保安A忽然以說笑的態度說了一句話,令我感到一點無奈、一點感慨:「我說,你們公司的同事好像不懂得離開公司似的,有好幾十次我到了八時離開也遇不到你們公司的人離開?」...
以下是一個經常在同事口中聽到的小故事:同事A與上司B開會。上司B向同事A查問最近忙著幹什麼,同事A如實作答,並指出自己真的很忙,未能花時間進行某項新工作。上司B表示體諒,並叫同事A按自己的工作進度工作。同事A聽後心存感激,也就按照自己的工作進度工作,把新工作擱在一旁。怎料上司B在數天後追問新工作的進度,並指出該工作的限期已被提前,同事A必須要在那天之前把它完成。結果,同事A還是一如以往地,無奈地加班工作,趕忙把新工作完成。...
上一篇文章末段提到,紀律和習慣是不可分開的一對:要令我們有紀律,必先令我們有相應的習慣。可是,現實生活卻告訴我們,這種看來十分簡單的行為其實並不能簡單地被實行。換句話說,很多人都不能/不願意培養出相應的習慣去實現紀律的生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很多時候,在上位者會抱著不知是好奇心還是真的著緊的心態,在他們繁忙的工作中抽時間出來視察一下員工的工作情況,例如一些私人公司的高層會到其在某地的分店或廠房觀察其日常運作,又或者某地的領導人到區內看看人民工作、生活的情況。我經常不明白這些在上位者的動機,因為如非突撃檢查,他們很多時都會看到他們想看的一面:就是工作態度認真,或者生活十分富足的一面。...
老闆是一個很守時、很自律的外國人。他每星期總能抽時間做運動,令自己不會像部分香港忙碌工作的人一樣,因為經常坐著工作,令身體發胖、走樣,最後只能一邊回想自己以往標準的身型一邊無奈嘆氣(笑)。...
我認為今次的「逆流而學」比較主觀,因為對大部分上司來說,以下這一種做法可能是正確不過的事,但對於我來說,我盡量也不會這樣做,只因我認為這樣做的壞處遠比好處還要多。...
上回提到很多時在上位者都會習慣於向下位者施予壓力,目的便是為了完成他們認為應該要完成的目標,例如公司盈利的增長。我當然知道適當的壓力是促進工作效率的最佳良藥,但我卻對於這種對別人施予過度壓力的行為感到不以為然,並在上一篇文章的結尾留下了一個問題:「這種『過度劑量』的做法究竟有什麼意思?」言下之意,我並不認為這種做法是適合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