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Q之路(九十):HKAS 16 不動產、廠房和設備(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PE)- 折舊(Depreciation)

隨著公司生意愈做愈大,我們購入愈多設備。在老闆眼中,我們公司仍然是輕資產公司,因為在他印象中,我們並非購入很大量的固定資產,而實際上,我們公司的固定資產(扣除HKFRS 16的ROU資產)也只佔總資產的5%左右,看來也不多。有時候我也會想,我們只否真的只有這麼少的固定資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到互聯網上看看HKAS 16中PPE的定義,確保在公司的賬上沒有遺漏任何需要被資本化(Capitalized)的固定資產,或者到我的網站看看有沒有關於HKAS 16的文章。

事實上,我在很久以前曾經寫過兩篇十分簡短的關於HKAS 16的文章:

完Q之路(八):HKAS 16 PPE(一)

完Q之路(九):HKAS 16 PPE(二)

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它們實在很不完整,促使我現在再次打開HKAS 16,重新簡述一下HKAS 16這一條會計準則。

HKAS 16 PPE的定義和重要名詞

簡單來說,不動產、廠房和設備(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PE)是指所有用作生產或提供貨品或服務,出租用途或其他管理目的而使用的有形資產(Tangible items),而它們預期會被使用一年或以上。

可是,假如某固定資產是被歸類為持作出售之資產(Non-Current Assets Held For Sale),我們要根據HKFRS 5來處理;或者土地與建築物(Land and Building),我們可參考HKFRS 16來處理(或者其他類型,詳情請看準則第七頁的Scope)。

在商業社會,PPE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工作用的電腦、電腦屏幕、辦公室的椅和桌等,它們用作為公司提供服務,並預期會被使用一年或以上。

在現實中,PPE的確認涉及個人/公司的判斷,例如公司是否需要把每一張椅子也確認為PPE?因為員工們都要坐著工作,而且椅子一般也能用上好幾年。可是,假如該椅子只值數十元,那公司是否仍然應該把它資本化?那將會是很費時失事的處理,因此公司通常都會把相關開支當作某月的營運開支算了。

不同行業的公司有不同的固定資產,而最常見的固定資產有電腦、電腦屏幕、辦公室裝潢等。

至於名詞方面,作為會計師我們應該了解這些名詞的意思(詳情請看準則第八頁):

  1. 折舊(Depreciation):系統性地把固定資產的折舊金額分配在其有效年期(Useful Life)裡。
  2. 折舊金額(Depeciable Amount) :固定資產成本(Cost)減去其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可以是$0)。
  3. 成本(Cost):即購入固定資產所付出的代價(Consideration)。
  4. 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即在出售固定資產和扣減相關開支後,我們預期會獲得的價值。
  5. 賬面價值(Carrying Amount):固定資產成本(Cost)減去累計折舊(Accumulated Depreciation)和累計減值(Accumulated Impairment Loss)後的價值。
  6. 累計折舊(Accumulated Depreciation):從折舊開始起累計下來的折舊總額。
  7. 有效年期(Useful Life):預期該固定資產會被有效使用的年期。
  8. 公允值(Fair Value):在某日期下市場參與者們願意出售資產或轉移負債的價值。(詳情請參考HKFRS 13)
  9. 資產減值(Impairment Loss):即某資產不再值某個價值,詳情可看我以下兩篇文章,或到HKAS 36看看。
    1. 完Q之路(八十三):HKAS 36 資產減值(Impairment)- 減值評估測試(Impairment Test)和使用價值(Value in Use)
    2. 完Q之路(八十四):HKAS 36 資產減值(Impairment)- Goodwill Impairment
  10. 可收回價值(Recoverable Amount):是比較公允值減去棄置成本(Fair Value less cost of disposal)和使用價值(Value in Use),然後選價值較大的一方。

HKAS 16 PPE的折舊(Depreciation)

根據HKAS 16,假如某一固定資產的每部分的成本都佔總成本的重要比重,則每部分需要獨立進行折舊(Depreciation),例如台灣晶片製造商台積電,在製造晶片時需要購入大型機器,那些機器的價值可能有數十億,當中每重要部分也需要獨立進行折舊(Depreciation)。

在上一部分中,我提到折舊(Depreciation)是系統性地把固定資產的折舊金額分配在其有效年期(Useful Life)裡,即

  • [固定資產成本(Cost) – 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有效年期(Useful Life)

在這條方程式中,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和有效年期(Useful Life)都是估計數值(Estimates),其變動都要根據HKAS 8來作出會計處理,有興趣可到我另一篇文章看看:

一般來說,一件固定資產會在其開始使用之時才需折舊(Depreciation)。假設我們在二月購入一部電腦,但因為運送需時,我們要到四月才收到電腦,那我們會在四月收到電腦、開始使用它的時候才會開始計算折舊(Depreciation);當有效年期(Useful Life)完滿,或者我們決定出售/處置相關固定資產,相關折舊(Depreciation)便算完成,否則即使暫時空置了,我們也會繼續計算其折舊。

PPE的折舊(Depreciation) – 方法

理論上,每一件資產在公司使用期間都會不斷為公司帶來未來經濟收益(Future Economic Benefits),並產生折舊,直到其不能再被使用(出售/處置/超過有效年期(Useful Life))。

PPE的折舊(Depreciation)基本上有三種方法(最好每年審視一次):

  1. 直線折舊法(Straight-line Method):即上文提到的方程式[固定資產成本(Cost) – 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有效年期(Useful Life),這方法讓固定資產以固定的平均金額進行折舊。
  2. 餘額遞減法(Diminishing Balance Method):這方法是以固定的折舊率而非固定的折舊金額來計算折舊。
  3. 工作量法(Unit of Production Method)

公司需要以適當的方法來反映出該固定資產如何為公司帶來未來經濟收益(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PPE的折舊(Depreciation)方法隨地方決定,例如印象中澳洲有些公司會用餘額遞減法(Diminishing Depreciation Method),而香港則一般會用直線折舊法(Straight-line Depreciation Method)。

直線折舊法(Straight-line Depreciation Method)十分簡單容易,我就不作進一步解說了。

以下是餘額遞減法(Diminishing Depreciation Method)的例子。

假如公司購入了一部價值$10,000的機器,其有效年期(Useful Life)為5年,沒有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折舊率是30%的話,則在每一時期公司需用當時的賬面價值(Carrying Amount) x 折舊率30%來計算出折舊(Depreciation),直到最後一期則把全部賬面價值(Carrying Amount)都扣除,讓其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歸$0。

完Q之路(九十):HKAS 16 不動產、廠房和設備(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PE)- 折舊(Depreciation)
餘額遞減法(Diminishing Depreciation Method),沒有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

假如公司購入了一部價值$10,000的機器,其有效年期(Useful Life)為5年,有$1,000的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折舊率則需要被計算出來。

完Q之路(九十):HKAS 16 不動產、廠房和設備(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PE)- 折舊(Depreciation)
餘額遞減法(Diminishing Depreciation Method),有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

以下是工作量法(Unit of Production Method)的例子。

假如公司購入了一部價值$10,000的機器,假設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為$0,公司不用有效年期(Useful Life),而是用生產單位來計算折舊率,以總成本/總預計生產單位來得出單位折舊率,再以每個期限(例如每年)的相應產出來計算該時期的總折舊,直到賬面價值(Carrying Amount)歸$0。

完Q之路(九十):HKAS 16 不動產、廠房和設備(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PE)- 折舊(Depreciation)
工作量法(Unit of Production Method),沒有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

假如公司購入了一部價值$10,000的機器,假設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為$1,000,折舊率則需要被計算出來。

完Q之路(九十):HKAS 16 不動產、廠房和設備(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PE)- 折舊(Depreciation)
工作量法(Unit of Production Method),有剩餘價值(Residual Value)

看完文章後是否知道更多了?歡迎你留言,或發信到電郵learning@iamdelusionman.com一起交流一下!如果你有興趣想一起寫文章,我也歡迎你來inbox啊!

罔相心室: https://chinese.iamdelusionman.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amdelusionman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roadoflearning2020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ickki_mong/

Leave a Reply